跳到主要內容

PG 1 - 藍領之代表作


兩年前我曾經跟本港著名NBA評述員-張丕德討論過一個問題: 「近20籃球運動有甚麼改變?, 最大的分別相信是賽事的比數。 90年代後期, Hand checking球例改變, 造就了不少機會給一眾突破型的球員發揮, 自此出現較多Swingman (又名搖擺人), 甚至在NBA 歷史, 有不少亮麗及深入民心的得分鏡頭都由Swingman出來。由當時開始, Swingman類型的球員就好像成為了一種模仿潮流, 在校內或街場都不時見到有球員接過傳球、一個探步或插花嘗試晃過對手, First Step直搗籃底。在球隊中, 這類Swingman 類型的球員能司職後衛至前鋒的角色, 比賽中攻守需要全面。 但到近幾年, 自從下起一場又一場的 3分雨, 將賽果比數推高, 令不少人能從娛樂角度來看待一場球賽, 機動化、快攻式的隊伍漸多, 每位球員再沒有明確角色, 中鋒有3分射程, 後衛隨時要夾擊內線球員, 在於球員角色人人均等下, 沒有專長的Swingman 已趨向藍領 (擁有極佳體力、防守是重點、得分永遠不是第一位,但任何進攻角色也要做, 或俗稱雜工”……)
對於現今踏實的藍領球員, 需從事多種角色, 但沒有多少對專為Swingman而設計的籃球鞋, 如要選最貼切的代表鞋應該只有Hyperdunk 系列。 今年, Nike Basketball 為專責小前鋒的 Paul George推出首對簽名鞋PG 1, 或許能為平凡的Swingman 在選鞋上帶來新標準。


(圖自: http://news.nike.com/news/paul-george-pg-1)

Paul George 是現役第4位球員擁有Nike Basketball為他推出專屬的簽名鞋款PG 1, PG 1 之前, 他曾穿著過 HYPERDUNK 系列、 ZOOM CRUSADER HYPERLIVE HYPERREVKOBE系列等等, 有傳他比較喜歡ZOOM CRUSADER的低筒設計, 因此Nike Basketball 便找來近年經常參與及開發低筒鞋款的設計師 Tony Hardman Paul George 主理PG 1 (ZOOM CRUSADER亦屬他設計鞋款之一)
Tony Hardman參與開發的鞋款, 外形獨特、大膽運用不規則設計, 當中具備不少創新概念都屬他作風之一。在他設計鞋款的草圖中, 一般帶有鮮明的功能解釋, 甚至在細微的設計也有簡單說明, 例如在 PG 1, 後跟的支援、前掌綁帶設計的用途、內外側用料的分佈等等。







首先從鞋身剖釋PG 1的性能, 外形屬低筒鞋, 鞋身是近期Nike Basketball 最常使用的襪套設計, 兩側各有三條疑似 Flywire 的索帶聯繫鞋帶, 前掌外底配置Zoom Air, 整雙PG 1 沒有使用很多特別技術, 最大特色是前掌鞋面備有了一片較神秘的綁帶設計。





卸除鞋帶後, 更突顯襪套設計, 鞋舌及鞋頭配以尼龍網面, 加上外側的仿皮結構, 大家會否覺得跟 ROSHE 系列、 PRESTO系列或者JANOSKI系列很相似嗎? 設計師從休閒鞋JANOSKI找來靈感 (但我個人認為較似 ROSHE ……), 利用休閒鞋的概念放進 PG 1從而帶來舒適感, 礙於尼龍網面相當柔軟, 設計於鞋頭內側加上TPU塗層, 為該位置提升耐磨。
對於籃球鞋使用襪套式設計, 我永遠在初期穿著都感到難以把雙腳套進的煩惱, 總是認為自己好像選錯尺碼; PG 1 身上沒有鞋舌的空間作緩衝, 穿脫時同樣感到非常困難, 幸好有後跟的拉環令穿著時方便些少, 在穿著數次後, 鞋領口稍為轉鬆才開始容易套上。
PG 1 的襪套鞋身偏瘦長, 屬一般腳型的鞋楦, 剛穿上時較易感到貼腳及帶有壓迫, 但當經過一輪熱身, 鞋面的壓迫感很快便消失, 至於是否需要選擇較大尺碼 ?  PG 1屬貼腳型的鞋款, 比較適合正常腳型的球員, 前掌複合網面帶有較多空間, 而壓迫感主要來自鞋身兩側, 個人認為可考慮慣常的碼數, 畢竟PG 1 鞋身經數次穿著, 兩側的壓迫感會漸漸消失, 相對如穿著大半的尺碼, 經數次穿著後內籠或會出現過多空間感, 從而影響包覆, 因此建議原碼已合適; 假如屬偏厚腳型, 相信應難以穿著, 建議另覓更適合鞋款。




PG 1 最大特色是前掌鞋面的一片式綁帶設計, 綁帶利用4 Flywire 與鞋面連接, 4 Flywire 收藏於鞋面內靴與網面之間, 能避免Flywire過於緊貼腳面所帶來的不適; 而綁帶跟Flywire的連接位設於內側, 每當拉緊綁帶, 雙腳能感受到Flywire從外向內側壓下。設計頗有用處, 前掌網面具柔軟及輕微彈性, 楦頭亦偏闊, 綁帶設計代替最前端的鞋帶功能, 為前掌提供獨立的包覆及穩定効果。
以個人打波方式為例, 經常習慣急停跳投及切入上籃, 在球隊中亦經常需要走在箭頭 (即前鋒角色的工作之一), 急停動作頻率相當高, 假如楦頭有過多空間, 會直接影響前掌的反應、舒適度等等; PG 1 上的綁帶容許我進行適當調整, 或者在比賽中進行微調及收緊, 令前掌有更出色的反應和鎖定効果, 穩定性能更高, 整套設計完美運用了綁帶和Flywire的功能。


綁帶外層以塑膠包圍, 具有橡膠韌度, 或者會問:「走動時會否影響舒適?」經過多次實戰測試, 個人認為它沒有帶來任何不適, 綁帶弧度有助貼合雙腳減少不適, 活動依然相當自如, 唯一可能出現不適是綁帶把Flywire 拉得十分繃緊, 因此需穿上後再自行調節。




細心留意會發現綁帶上也暗藏 Flywire, 但個人感不到實際作用, 只是帶來了概念和美觀作用。




PG 1 鞋身內外兩側使用上仿皮及尼龍網面兩種不同的物料, 帶有Tony Hardman設計的不對稱風格, 仿皮設計主要用於中足外側至後跟, 對於較常切入上籃的球員可提供保護作用, 而中足兩側加上3組尤如Flywire 的纜索連接鞋帶, 雖然非Flywire 設計, 但同樣具備支撐功能, 對於一體式的襪套鞋身提供相當重要穩定作用。





較特別是低筒鞋身使用雙重物料, 設計參考ZOOM CRUSADER鞋身。 內層以柔軟尼龍素材帶來貼服及舒適作用, 鞋領高度剛好至足踝底部; 外層的仿皮鞋領則於足踝以下, 主要提供保護作用, 後跟亦內藏TPU以保持足踝以下的穩定性; 礙於 PG 1 只是低筒鞋款, 整雙足踝同樣缺乏支援, 因而在設計上將中底的 Phylon 向上伸延, 為後跟加強穩定性。
對於整體穩定表現, 個人認為還不錯, 踏上PG 1 較易感到後跟被包覆著、不易鬆脫, 而雙層鞋領能為後跟提供承托, 於切入時保持穩定作用; 不過, 內籠的綿層非豐厚型, 同時鞋跟並沒有配備任何緩震技術, 穿耐了容易感不適, 若能加厚鞋筒內的隔綿, 應有助提升後跟的舒適度。 另外也一提, 尼龍襪筒鞋身加上仿皮鞋面容易感侷促, 雖然網面鞋身已帶有透氣作用, 但經過多次測試後也同樣感到侷促, 透氣表現只屬一般水平, 如對透氣度有要求便需注意。



PG 1 中底只有Phylon 及前掌 Zoom Air, 外底紋模仿魚鱗狀設計, 結構相比鞋身較簡單。魚鱗鞋紋主要以橫、直細紋組成, 提供多向性的抓地。 在多次測試中, 細緻的紋路對於室內的木板場地有較佳的抓地表現, 急停反應很清晰, 不過於室外場地抓地較疲弱, 相當易沾上灰塵, 影響急停動作。
不過, 作為這次測試為 PG 1 Prototype 版本, 鞋底所使用的塑膠跟普通版本不同, 這款比較適合室內著用, 如多於室外穿著, 建議選購配備XDR耐用物料的 PG 1 較好。



中底較吸引是前掌的 Zoom Air配置於外底, 從鞋底刻劃出Zoom Air 的外形看, 屬較大面積的扇型氣墊。這種外露 Zoom Air 配置屬近年Nike Basketball 常見的設計之一, 藉由氣墊的貼地作用來提高雙腳的反應, 不過 PG 1 的前置 Zoom Air 非過份突出, 厚度約8 mm, 踏上後會稍微感到氣墊帶來的回彈反應, 但並非十分強烈回彈的一款; 由於前掌配備了Zoom Air, 令該位置的Phylon 比較薄, 更能突顯 Zoom Air 的作用, 對於切入、急停及起動快攻的動作帶來很大作用, 前腳掌的緩震表現亦較好。
在鞋跟沒有使用任何緩震技術下, 它反而帶有種塑膠結構的軟彈感, 雖然這種軟彈感經多次穿著便會漸漸減弱, 但對整體緩震表現沒有很大影響; 綜合PG 1 的整體緩震, 表現屬中等水平。




為加强步速, PG 1 鞋頭帶有稍微向上的設計, 穿上會感到有接近跑鞋的効果, 有利 Zoom Air 作出即時的反應, 亦帶有不錯的腳感, 對於經常急停跳投、切入上籃或快攻的球員, 均能提供不錯的反應, 不過, 這更易磨損該部份的鞋紋, 影響抓地表現, 如著重耐用度需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對於每位球員、Sneakerhead, 身邊總有一、兩雙特別有代表性的籃球鞋, 背後必定藴藏著鮮為人知的個人故事或經歷。而對於 Paul George, 相信 PG 1 Prototype將會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雙。整鞋隱藏很多數字, 最明顯有鞋跟兩組數字, 66190317則是每對一樣, 661 代表Paul George 故鄉California 區號,  90代表他的出生年份,  317代表他現役球會Indiana PacersIndiana區號, 後一組則是每一對PG 1Prototype的編號, 每對都是獨一無二。同時兩個區號亦分別於綁帶上印有, 左腳是661, 右腳是317







左右腳內側亦印有兩組日期,分別是Paul George的本人的出生日期和紀念女兒 Olivia 的一歲生日日期, 快到5月又會否推出生日版本呢?



順帶一提, 這次測試的 PG 1 Prototype 鞋墊上印有Paul George 簽名, 但只需穿數次便消失。




總 結 :

要細數PG 1 有甚麼性能上的 個人獨到之處, 實際上各項表現都比較平均, 沒有一項是個別突出, 反之我很喜歡PG 1 的設計, 個人最喜歡的設計絕對是鞋頭的綁帶, Flywire配合得相當出眾, 為前腳掌提供獨立的上鎖功能, 可讓穿著者於比賽中作出簡單而快速的調校, 更重要是它絕不會阻礙我們綁鞋帶 (穿過其他綁帶鞋款相信很明白那種感受……); 稍微向上傾的鞋頭加上放置於鞋底外的Zoom Air, 兩者恰當的配合有効地提升雙腳的反應, 例如對大部分直線急停的動作都很有作用, 但相對也直接影響鞋紋的耐用度, 只好建議室內穿著。中底只有簡單的配備, 但有不錯的緩震表現, 以中下價格的鞋款來比較, 已經算是不錯。唯一令人最在意是 PG 1 的尺碼貼合度, 鞋面所使用的複合式襪套設計, 很容易讓穿著者感到尺碼不合適及有一種似是綁緊鞋帶的錯覺, 個人感到它跟第一代的 HYPERREV感覺很相似; 襪套鞋身普遍在初時穿著會感到相當貼服甚至緊迫著雙腳, 但穿上一段時間後, 鞋身由緊迫轉為軟化, 假如鞋帶綁不好或者穿了大半尺碼, 很有機會在穿著過程中影響包覆効果, 而測試已屬 EP 版本鞋款, 不敢推算非EP版本將有甚麼効果...... 建議各位務必先試穿尺碼才選購。
PG 1是一雙近期我認為最能代表當今Swingman 及前鋒球員的鞋款, 各方面的功能和表現均展現很高穩定性, 非常切合Paul George 的全能球風, 入門級的價格更是它最大優勢, 假如你是球隊中一位中等身形的藍領球員, 以全能表現見稱, 那麼 PG 1 很值得你好好考慮。



特 點:

-       適合大部分的前鋒球員
-       向上傾的鞋頭配合前掌Zoom Air能為雙腳提供迅速反應
-       綁帶配合Flywire 為前掌提供獨立的上鎖功能


缺 點:

-       缺乏足踝保護
-       襪套鞋身初期難於穿著, 較適合一般腳型
-       鞋紋細密容易沾上灰塵影響抓地, 前掌鞋底紋耐用度低, 建議作室內場地穿著
-       襪套鞋身侷促, 透氣弱
-       建議試穿慣常尺碼


測試資料:
鞋 款 : PG 1 TS Prototype EP
鞋 碼 : US 9.5
重 量 : 390g / 13.8 oz (左腳)
主 要 技 術 : 前掌綁帶、Flywire、襪套式鞋身、前置外露式Zoom Air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KOBE8 SYSTEM / + SYSTEM 鞋評

Eric Avar曾經於訪問中講過 :「我很喜歡跟Kobe Bryant合作 , 他是一位很進取、渴望提升球場上的表現 , 喜歡接受新嘗試、新挑戰。」 2008年 , Kobe Bryant向Eric Avar提出一句 「Why not low cut」, 便出現低筒為主ZOOM KOBE4,令KOBE 系列進入新履程 ; 其後KOBE 系列更以低筒為主 。 到2012年 , Eric Avar設計出的最輕的籃球鞋 – KOBE 8 SYSTEM , 嘗試挑戰比跑鞋、足球鞋更輕的籃球鞋。 KOBE 系列一直以黑曼巴 (THE BLACKMAMBA為Kobe Bryant綽號) 為設計概念 , 盡量令外觀更似蛇 , 但很多時只局限於外型上 ,有時鞋面所用物料較硬容易變形,舒適度也不太突出; 這次設計師Eric Avar希望令KOBE 8 SYSTEM內外都有蛇的影子 , 首次於籃球鞋中只用上ENGINEERED MESH UPPER ,令鞋身意想不到的輕、軟 ; 柔軟的鞋身配合簡簡單單的暗花及配色 , 足以令外觀有如蛇皮。 鞋面用上的 ENGINEERED MESH UPPER為一種全新超輕盈特製網面 , 一片式鞋面設計 , 表面帶有密密麻麻的細孔 , 同時十分貼腳 , 令其極為透氣 , 有如第二重皮膚, 這種高透氣性可算近年少見。 為了令鞋面更貼服腳面 , 第五鞋孔 (圖中紅格位置) 刻意設置較低 , 縛緊鞋帶後可令鞋身更貼覆腳面 , 穿上後令雙腳更感自然。其設計以貼腳才發揮最佳包覆度, 建議選購時選擇合身便可,無需加大尺碼。 更多資料: Nike Officially Unveils 'Engineered Mesh' from SC http://solecollector.com/news/nike-officially-unveils-engineered-mesh-/  實戰中 ,第五鞋孔設置較低未有影響腳面不適 , 而鞋舌上設計也歸功不少。鞋舌上加入的泡棉填充物料為鞋帶位的壓力提供了緩衝 , 加上設有兩個鞋帶鎖定位 , 每當走動時鞋舌也穏定覆蓋腳面 , 為整體舒適感起了很大作用。   鞋身網面物料非常柔軟、纖薄 , 為固定其外形,鞋面內設有多組固定層(黑

NIKE HYPERDUNK LOW 鞋評

NIKE HYPERDUNK 2012 推出已接近一年 , 很多人對於 DYNAMIC FLYWIRE 效用 , 起初由懷疑、抗拒到現在的接受、信賴 , 這對 DYNAMIC FLYWIRE 設計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 而每年 HYPERDUNK 系列均推出低筒款 , 今年亦不列外 , 設計師把高筒的設計完完全全改變 , 對各位喜歡籃球鞋的 Sneakerhead 及球員們會如何選擇,愛或恨 ? HYPERDUNK 2012 LOW 鞋身外觀上大致與 高筒相似 ; 鞋側用上 外露 DYNAMIC FLYWIRE 技術 , 但所採用面積較高筒為少 , 以 US 9.5 為例、低筒每面只有五組 ( 高筒則有九組 ) 。 以兩款鞋同時比較 , HYPERDUNK 2012 LOW 的 DYNAMIC FLYWIRE 明顯較疏 , 更删減接近足踝位置的 FLYWIRE 。 整组 DYNAMIC FLYWIRE 系統主要為腳掌 提供穩定性 , 於轉向、迅速移動時鎖定 腳掌。 鞋頭內外位置同樣備有 FLYWIRE 但不明顯 , 相比高筒 HYPERDUNK 2012 凸出的 FLYWIRE 較為低調。於 HYPERDUNK 2012 推岀後 , 很多球員發現不同版本有不同感覺 , 例如有 XDR 鞋底的 前腳掌較闊 ,  而有大部分非 XDR 鞋底的前 腳掌較尖 , 令 很多人都感到中足趾關節位置 ( 即前腳 掌近腳 趾段 ) 有明顯壓 迫感 。 HYPERUDNK 2012 LOW 前腳 掌 以劃一設計 , 鞋頭的 FLYWIRE 由凸出、粗大改為低調而幼小 , 減低前腳掌所引起的壓 迫感令舒適度提升。 一年前 HYPERDUNK 2012 發表時 , 說明會上提到 DYNAMIC FLYWIRE 効用在於運動及衝擊時拉緊 , 維持雙 腳的 穩定性 ; HYPERDUNK 2012 LOW 當場上做出急速轉向或敏捷動作時 , DYNAMIC FLYWIRE 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水平 , 發揮其應有作用。 但 HYPERDUNK 2012 LOW 只保持 HYPERDUNK 2012 高筒於 前腳 掌的 穩定性 , 足踝至後跟 位

籃球鞋 · 評 ANTA KT3 - 全能型戰鞋

自從安踏於 2017 年宣佈前 adidas 設計師 Robbie Fuller 加入 , 對安踏鞋款設計的確上帶來不少衝擊 ;  Robbie Fuller 過往設計鞋款中最為人熟識有 : adiZero CrazyLight 、 Wall 1 、 adiZero Rose 2.0, 來到安踏 , 他首個參與的大型設計就是 – KT 3 。 外觀上、 KT 3 跟前兩代風格完全不一樣 , 少了遲鈍、老士味道 , 換來具戰鬥格外形 , 更首次配合全織面鞋身 , 實戰狀態又會否跟外形匹配 ? Size Fit KT 3 的尺碼是最大困惑 ! 於去年 11 月期間 , 小編買入第一對 KT 3 , 當時尺碼為 US 9.5; 首次上腳 , 鞋內大少、尺碼屬正常 , 只是楦頭有些少寛闊   ( 因 ANTA 屬一間內地的運動品牌 , 主要以亞洲人的扁平腳型鞋楦打造 ), 初期問題不算大。但當著用 5 次以上 , 開始感到內籠空間感越來越大 , 期後更加要穿加厚綿襪改善空間感。 到近期 , 小編決定買入另一雙細半碼的 KT 3 (US 9) 再進行測試 ; US 9 鞋面相當貼腳屬預期之內 , 當數回著用之後 , 織面鞋身經過熱身逐漸開始軟化 , 腳背的壓迫感亦隨之消失。 至於 KT 3 尺碼 , 小編難以提出建議 , 因為它的尺碼隨著穿著時間而作出改變 , 這正是 KT 3 存在的問題 , ( 我迫不得已買下兩對 ...) 。假如只買一雙 KT 3 穿著數次 , 相信任何尺碼又有甚麼所謂 ; 但假若想作為您場上的戰靴 , 嘗試挑戰細半碼吧 ! ( 圖自 ANTA.cn) ANTA 尺碼表一直沒有 US 10 及更大尺碼 , 假如 ANTA 想進軍更多海外市場 , 衷心建議改善這一套尺碼 , 以及考慮更多外國人腳型。 Support 整雙 KT 3 的 SUPPORT, 重點集中於鞋筒。 KT 系列由第一代開始使用中筒設計 , 這是因應 Klay Thompson 對中筒鞋的要求 ; KT 3 改用中筒近乎完全高筒鞋的設計 , 鞋領高度足以包覆整雙足踝。 鞋筒內靴設置額外填充隔綿 , 加強足踝承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