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KOBE8 SYSTEM / + SYSTEM 鞋評


Eric Avar曾經於訪問中講過 :「我很喜歡跟Kobe Bryant合作 , 他是一位很進取、渴望提升球場上的表現 , 喜歡接受新嘗試、新挑戰。」 2008年 , Kobe Bryant向Eric Avar提出一句 「Why not low cut」, 便出現低筒為主ZOOM KOBE4,令KOBE 系列進入新履程 ; 其後KOBE 系列更以低筒為主 。 到2012年 , Eric Avar設計出的最輕的籃球鞋 – KOBE 8 SYSTEM , 嘗試挑戰比跑鞋、足球鞋更輕的籃球鞋。



KOBE 系列一直以黑曼巴 (THE BLACKMAMBA為Kobe Bryant綽號) 為設計概念 , 盡量令外觀更似蛇 , 但很多時只局限於外型上 ,有時鞋面所用物料較硬容易變形,舒適度也不太突出; 這次設計師Eric Avar希望令KOBE 8 SYSTEM內外都有蛇的影子 , 首次於籃球鞋中只用上ENGINEERED MESH UPPER ,令鞋身意想不到的輕、軟 ; 柔軟的鞋身配合簡簡單單的暗花及配色 , 足以令外觀有如蛇皮。





鞋面用上的 ENGINEERED MESH UPPER為一種全新超輕盈特製網面 , 一片式鞋面設計 , 表面帶有密密麻麻的細孔 , 同時十分貼腳 , 令其極為透氣 , 有如第二重皮膚, 這種高透氣性可算近年少見。 為了令鞋面更貼服腳面 , 第五鞋孔 (圖中紅格位置) 刻意設置較低 , 縛緊鞋帶後可令鞋身更貼覆腳面 , 穿上後令雙腳更感自然。其設計以貼腳才發揮最佳包覆度, 建議選購時選擇合身便可,無需加大尺碼。


更多資料:
Nike Officially Unveils 'Engineered Mesh' from SC
http://solecollector.com/news/nike-officially-unveils-engineered-mesh-/ 




實戰中 ,第五鞋孔設置較低未有影響腳面不適 , 而鞋舌上設計也歸功不少。鞋舌上加入的泡棉填充物料為鞋帶位的壓力提供了緩衝 , 加上設有兩個鞋帶鎖定位 , 每當走動時鞋舌也穏定覆蓋腳面 , 為整體舒適感起了很大作用。

鞋身網面物料非常柔軟、纖薄 , 為固定其外形,鞋面內設有多組固定層(黑色橫間位) , 設計概念來自羅馬涼鞋 , 有如骨幹般支橕鞋面 , 無論如何扭曲也能保持其外形。










這次KOBE 8 SYSTEM只靠ENGINEERED MESH鞋面作支撐 , 效果也算理想 ; 鞋頭位置刻意加上一塊透明膠片提升該位置的耐用度 , 可惜鞋面這麼纖薄、柔軟 , 耐用度始終不及其他鞋款。KOBE 8 SYSTEM放棄以往的Flywire技術 , 穩定性明顯不及以往KOBE 系列 , 而前腳掌尤其明顯 ; 小編有類似經驗 , 起初實戰時以高速切入轉向 , 前腳掌外圍有種想外反情況 ; 對比其他KOBE系列 , KOBE 8 SYSTEM前掌外側伸延的支撐位較薄 , 整對鞋身也偏軟變得容易扭曲 ; 如能加入Flywire技術 , 應可全面提升其穩定性。






低筒鞋很難給人一種足踝支援感覺 , 但不代表低筒鞋沒有為腳跟提供保護 ; KOBE 8 SYSTEM一如以往加入穏定器鎖定後跟 , 令起跳落地也相當自如 。 雖然沒有高筒般的鎖定足踝感覺 , 但後跟總算有一份安心。
每次KOBE 系列都會加入KOBE CODE密碼 , 後跟下的一組最為顯眼 , 意思為 「CHASE PERFECTION」。




鞋頭同様也暗藏「KB24」字樣 , 於單色鞋面較易發現。







KOBE 8 SYSTEM推出後 , 有很多鞋迷都對鞋跟上的標誌感興趣 , 以大中華區 (包括香港、中國、台灣)所推出的版本鞋跟為KOBE LOGO (上圖左面) , 鞋盒上的名字亦有加入"GC" (GREATER CHINA) 字代表 ; 而非中華區 (如美洲區) 只有KOBE LOGO下半部 。 這個最有趣的是非"GC"版本可連同專屬的KOBE 8 SYSTEM ELITE襪 , 於鞋跟上合拼出KOBE LOGO ; 好可惜"GC"版本合拼起來總有點格格不入。





KOBE 8 SYSTEM "GC" EASTER 版配上KOBE 8 SYSTEM ELITE襪





KOBE
8 SYSTEM X Mas (美版) 版配上KOBE 8 SYSTEM ELITE








KOBE 8 SYSTEM 的鞋底跟KOBE 7 SYSTEM類似 , 用兩種不同紋路組成 。 内側選用魚骨紋配合重心圏 , 前掌外圍至中部位置用上人字紋 , 外形有點似動物身上的鳞 , 而中足則加入玻璃纖維承托盤 。 内側所用的魚骨紋配合重心圏 , 令轉身時動作流暢 ; 前掌外圍的人字紋以"Ⅴ"型向外 , 令轉身急停時更易抓緊地面。經實戰後 , 抓地能力比KOBE 7 SYSTEM強 , 而中足的玻璃纖維承托盤亦能提供適當的穩定性 , 加上KOBE 8 SYSTEM中底較薄 , 雙腳更感貼地 , 對抓地感更明顯。





大中華區發售的 "GC" 版跟美版發售的KOBE 8 SYSTEM鞋底所用的物料有很大分別 。 "GC" 版的鞋底所用為XDR耐磨物料 , 美版則為橡膠 、 纹路也較銳利 , 不及 "GC" 版的粗糙 。上圖為兩者比較 , 左為 "GC" 版 , 右邊為美版 。 配有XDR的"GC"版厚度明顯 , 較粗纹路相對也較耐磨 , 經多次不同場地測試 , 整體鞋底纹仍然清晰。







前掌的重心圏也藏有一組KOBE CODE , 經小编翻譯後解釋為「Accuracy」 - 準確 , 代表Kobe 每次起手都「手起球落、一錘定音」。






鞋頭內則也有4個獨特標誌 , 由上圖右一開始為「專注、視野、極速、精準」。












KOBE SYSTEM

以KOBE SYSTEM命名的KOBE 8 SYSTEM , 整對鞋的靈魂所在絕對是其可換式中底SYSTEM。


KOBE SYSTEM 雛型早於2006年已出現 , 當初設計ZOOM KOBE 2時 , 已有簡單概思 , 為對應不同對手、球隊 , 而選用不同的配置 ; 礙於當年技術所限 , 最後只發行了3款ZOOM KOBE2, 分別為Strength、 Ultimate、Lite 。 直到2011年 , KOBE 7 SYSTEM正式誕生 , 以可換式SYSTEM代替了本應設計於鞋內的中底 。 這次KOBE 8 SYSTEM以KOBE 7 SYSTEM 可換式中底為藍本 , 進化出新系列SYSTEM。


KOBE 8 SYSTEM主要分為3款可換式中底SYSTEM: Lunarlon、+Sport Pack、Orthotic-Ready




Lunarlon


Lunarlon – 原裝配套的中底 , 整塊厚度約前掌1cm至後掌的2.5cm , 以極輕泡棉製造 。 整塊SYSTEM中底為Lunarlon物料 , 為三款中底最輕 , 重量只有1.1oz ,套上鞋身重量更不足10oz (以US 9.5來量度) ; 同時相當軟身 , 可隨意扭曲 , 中底面部沒有設置鞋墊 , 而底、面均有四角鳞紋。



由於放棄使用鞋墊於中底 , 中底面部的四角鳞紋變得相當重要 , 有如防滑設計令雙腳抓緊中底 ; 而底部的四角鳞紋較細少 , 同樣為中底發揮防滑作用 , 防止中底於運動過程中移位。



底部有明顯細紋 , 足弓位印有KOBE SYSTEM LOGO。













Lunarlon中底非常柔軟 , 可輕易扭曲。


起初穿着實戰 , Lunarlon中底非常軟身 , 每當雙腳起動、扭曲也相當自然 , 而防滑設計非常有效 ,雙腳更能抓緊鞋身 , 令反應度提升 , 反應效果更比前掌ZOOM AIR為佳 , 可惜後跟感覺完全相反 ;由於整塊Lunarlon感覺軟綿綿 , 當起跳時腳跟回彈力不足 , 爆發力明顯比設置有ZOOM AIR的較弱 。經穿着多時後 , Lunarlon感覺慢慢變得更軟 , 整體回彈力較起初為弱 , 腳跟更感明顯 , 令中底緩震度減低 , 長時間穿着較易疲勞 , 其耐用度成為Lunarlon的最大缺點。




+SportPack





+Sport Pack –KOBE 8 SYSTEM +Sportpack  配套的中底 , 可於海外的NIKEiD訂製, 整塊厚度約前掌1.2cm至後掌的3cm , 整塊中底以Phylon配置後跟Zoom AIR (約6mm厚) , 而中底加入NIKE + 系统 , 可加入Nike+ Sport Sensors為訓練、比賽作數據記錄。





中底背部同樣細少四角鳞紋 , 提供防滑工能 , 前掌位則有尺碼牌 , 足弓位置印有KOBE SYSTEM LOGO , 而後跟備有一片約約6mm厚的ZOOM AIR。



前掌內則同樣印有鞋外的4個獨特標誌。



整塊+Sportpack中底選用Phylon物料 , 明顯比Lunarlon中底硬 ; 中底頂設置Nike+鞋墊 , 番起鞋墊後方清楚見到NIKE + SPORT SENSORS位置及腳跟的Connect按鈕。
起初實戰時 , 中底帶點硬身 , 對比Lunarlon分別較大 , 前掌反應度明顯較弱 ; 但當適應後 , 反應度有所提升 , 好可惜Phylon缺乏彈性 , 始終反應及舒適度大大不及Lunarlon。
後跟的ZOOM AIR的回彈力比想像中弱 , 起跳落地時回彈力不太明顯 , 但承托力及爆發力總比Lunarlon優勝 。 而Nike+鞋墊以棉質為主 , 防滑度不及Lunarlon , 令雙腳的抓地感降低。







連接NIKE + BASKETBALL 非常順利 , 數據收集過程也十分順利 , 而程式已提升 , 不再只顯示HYPERDUNK ; 但如果可加入顯示穿着中的籃球鞋資料更好。











下圖為兩款中底穿着前的比較











Orthotic-Ready






Orthotic-Ready –約0.8cm 厚Phylon配置後跟Zoom AIR的中底SYSTEM , 主要用於配置個人特制鞋墊使用 , 為球員提供更個人化的選擇 。 因個人沒有用特制鞋墊的習慣 , 未能提供更多資訊。










第一次睇見KOBE 8 SYSTEM , 相信很多人都感有點點醜、難看 , 而價格也算進取 , 令很多有興趣的人卻歩 , 鞋身上所用的物料、設計更令人感到有很多疑問 。 以KOBE系列中 , 這次可為最舒適的一對 , 不得不讚KOBE 8 SYSTEM 的設計團隊 , 大膽選用鞋身的ENGINEERED MESH UPPER , 令鞋變得柔軟而輕 , 可任意屈曲而不減舒適感 , 有如蛇身的感覺 , 的確帶來了驚喜 。 放棄AIR改以全中底Lunarlon為主線發行版本 , 可見設計師們對Lunarlon的信心 , 更造出前所未有的輕巧 , 甚至可用「輕得瘋狂」來形容。

SYSTEM中底放棄KOBE 7 SYSTEM ATTACK STRONG的中筒襪套 , 對於喜歡足踝支援的人有點失望 ;  iD中底設計時只可選擇SYSTEM類型 , 欠缺自我配搭的新鮮感 。 Lunarlon中底的確非常輕、反應度高 , 但其耐用度不足亦屬事實 ; +Sportpack 中底配合KOBE 8 SYSTEM鞋身帶點乏味 , 只有如一般配置腳跟ZOOM AIR的籃球鞋 。 KOBE 8 SYSTEM選用Lunarlon中底為一般發行版本絕對明智的 , 以最輕巧的姿態出現 , 打破一貫用ZOOM AIR的傳統 。 但中底選擇較少 , 很難令穿着者運用KOBE SYSTEM的設計概念 ; 小编比較貪心 , 如iD SYSTEM時能夠自由配搭前後掌的設置 , 相信前置Lunarlon及加厚腳跟ZOOM AIR , 將會為本人最渴望嘗試 , 只希望將來有更多選擇。
測試資料:
鞋 款: NIKE KOBE 8 SYSTEM “GC”
鞋 碼 : US 9.5
建議穿着球員位置 : PG / SG / SF , 適合需求快速反應感的球員
優 點 : 舒適、輕巧、靈活度及透氣度高、鞋身容易扭曲而不變形、反應性強
缺 點 : Lunarlon耐用度低、鞋面支撐性一般、中底System沒有太多選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IKE HYPERDUNK 2013 鞋評

吊橋及斜張橋於 19 世紀初發明 , 運用纜索及 橋塔 來承載重量 , 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鋼材短缺 , 而斜張橋所使用的鋼材比吊橋少而被歐洲工程師採用 ; 而其 鋼 纜以放射性連接的設計 , 令外形具備未來感 , 時至今日仍然廣受設計師採用 , 甚至將概念套用於運動用品上 ,  2008 年 NIKE 開創的 FLYWIRE 設計靈感正是源自吊橋 , 由於支 持 來自 FLYWIRE , 令鞋面更輕巧、 靈活 。 現時 , FLYWIRE 技術主要運用於不同鞋類中 , 當中 HYPERDUNK 系列與 FLYWIRE 關系最為密切 , 也最具代表性 ;  HYPERDUNK 系列見證著整個 FLYWIRE 技術的 演變 , 每當出現新製造 技術它總是第一款被選用 。 隨著 FLYWIRE 技術漸趨成熟 , 設計也不斷進化 ,  2012 年推出的 NIKE HYPERDUNK 配備大膽創新的 DYNAMIC FLYWIRE , 將 FLYWIRE 外露以顯 NIKE 對其技術的信心 ; 到今年 , NIKE BASKETBALL 為全新的 HYPERDUNK 2013 注入另一嶄新的 FLYWIRE 設計 , 而設計師更由 Eric Avar 轉為 Peter Fogg , 為 HYPERDUNK 系列徹底改變。 一年前所發表的 NIKE HYPERDUNK , 全新設計的鞋面將 FLYWIRE 外露於鞋面 , 推翻一貫用塑膠物料包圍的 FLYWIRE 鞋面 , 其設計的主要目的維持雙 腳 穩定性 , 當 FLYWIRE 靜止時保持鬆度 , 到運動及衝擊時就會拉緊 , 這系統名命為「 DYNAMIC FLYWIRE 」 , 改頭換面的設計更要讓所有人都清楚知道 FLYWIRE 的真面目;到 2013 年 , 當首次於網上見過 HYPERDUNK 2013 的草圖及發售前的樣品 , 設計大膽地將 DYNAMIC FLYWIRE 完整外露 , 或許也帶有少許驚訝 , 但以根據 HYPERDUNK 系列的進化過程 , 不難想像即將出現這樣的外露設計。 回想 2008 年時 , Eric Avar 所設計的 ZOOM HYPERDUNK 以「...

籃球鞋 · 評 - PG2 鞋評 / 加人工的藍領

2017 年推出的 PG 1,外形獨特、性能平均,加上大概 「100鎂」的價格 (更出現過半價) ,成為一眾男女球員恩物,走到街場總會發現好幾對。今年PG 2 換上較平實外形,能否承接上年性價比高的形勢,甚至再有突破? Size Fit 鞋身設計是PG 2 與 PG 1 最大分別, PG 2 主以傳統鞋身配合鞋舌設計,穿著過程比PG 1方便得多;雖然屬於亞洲地區的 EP版本,但鞋身屬正常楦形。 假如前掌感到寛闊,亦可利用鞋帶控制前掌的 Dynamic Wings 以改善包覆効果,建議慣常尺碼已經相當合適。 Support     Support 是 PG 2 的亮點~ 個人頗喜歡PG 2鞋身的設計,相比 PG 1 有明顯改善,而整對PG 2 支撐設計可分為三大焦點。 首先最顯眼有前掌 Dynamic Wings 設計,實質為兩組設於鞋身外的固定綁帶系統,藉由鞋帶去控制前掌位置的包覆及穩定効果,從而保留 PG系列的可調節前掌設計,及取代 PG 1 鞋面的襪套設計及魔術貼綁帶系統。 Dynamic Wings獨立設置於鞋身以外,作用為前掌鞋身提供額外的鎖定効果,例如在轉向時可發揮穩定及鎖定作用,令人在跳投過程及籃底下工作時感到較安心; 於相同位置的鞋身則具備彈性設計,能夠保留靈活度、亦能同時提供鎖定効果,類似的功能亦曾經於 Kyrie 3 上出現,屬於一款不錯的設計。 對比起 PG 1 的獨立綁帶系統,Dynamic Wings需要依賴鞋帶去控制,並非如 PG 1 相同可以隨時隨地輕鬆調校,包覆効果亦由貼身的襪套改為較傳統型的鞋身,這正是兩代PG的最大分別。至於兩款的設計哪一種較好? 視乎您的個人喜好;例如我個人偏好傳統的綁帶方式, PG 2 相對較合適; Dynamic Wings的設計能提供全面的前掌支撐効果,對於經常急停跳投及切入動作可發揮很大幫助,但必需注意前掌的鞋帶調校。至於著重前掌鎖定功能,PG 1 絕對屬首選。 PG 2第二個Support 焦點 - 中足的鞋帶扣。 於中足鞋身位置,設計師特別加設一組鞋帶扣於外層,以提供鞋帶調校選項,穿著者可因應自己雙腳的大細、厚度作出選擇;例如屬正常腳形,我會選用內層鞋帶口,令鞋身有較貼腳的効果。 外層的鞋帶扣比較適合配戴護具或扁平足的腳形,可改善鞋...

NIKE HYPERDUNK LOW 鞋評

NIKE HYPERDUNK 2012 推出已接近一年 , 很多人對於 DYNAMIC FLYWIRE 效用 , 起初由懷疑、抗拒到現在的接受、信賴 , 這對 DYNAMIC FLYWIRE 設計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 而每年 HYPERDUNK 系列均推出低筒款 , 今年亦不列外 , 設計師把高筒的設計完完全全改變 , 對各位喜歡籃球鞋的 Sneakerhead 及球員們會如何選擇,愛或恨 ? HYPERDUNK 2012 LOW 鞋身外觀上大致與 高筒相似 ; 鞋側用上 外露 DYNAMIC FLYWIRE 技術 , 但所採用面積較高筒為少 , 以 US 9.5 為例、低筒每面只有五組 ( 高筒則有九組 ) 。 以兩款鞋同時比較 , HYPERDUNK 2012 LOW 的 DYNAMIC FLYWIRE 明顯較疏 , 更删減接近足踝位置的 FLYWIRE 。 整组 DYNAMIC FLYWIRE 系統主要為腳掌 提供穩定性 , 於轉向、迅速移動時鎖定 腳掌。 鞋頭內外位置同樣備有 FLYWIRE 但不明顯 , 相比高筒 HYPERDUNK 2012 凸出的 FLYWIRE 較為低調。於 HYPERDUNK 2012 推岀後 , 很多球員發現不同版本有不同感覺 , 例如有 XDR 鞋底的 前腳掌較闊 ,  而有大部分非 XDR 鞋底的前 腳掌較尖 , 令 很多人都感到中足趾關節位置 ( 即前腳 掌近腳 趾段 ) 有明顯壓 迫感 。 HYPERUDNK 2012 LOW 前腳 掌 以劃一設計 , 鞋頭的 FLYWIRE 由凸出、粗大改為低調而幼小 , 減低前腳掌所引起的壓 迫感令舒適度提升。 一年前 HYPERDUNK 2012 發表時 , 說明會上提到 DYNAMIC FLYWIRE 効用在於運動及衝擊時拉緊 , 維持雙 腳的 穩定性 ; HYPERDUNK 2012 LOW 當場上做出急速轉向或敏捷動作時 , DYNAMIC FLYWIRE 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水平 , 發揮其應有作用。 但 HYPERDUNK 2012 LOW 只保持 HYPERDUNK 2012 高筒於 前腳 掌的 穩定性 , 足踝至後跟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