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KOBE A.D. NXT 顛覆傳統的啟示?


《啟示錄》是基督教《新約聖經》收錄的最後一個作品, 是一本具神秘的卷藉, 自古以來有不少人認為是一本對未來的預, 單是這背景已經令不少人著迷, 它啟發了不少作家、導演、設計師等等, 但可有想過它為籃球鞋設計帶來啟發?
維克托·瓦斯涅佐夫 1887年的畫作


1年前 NIKE Basketball推出了名為四騎士的KOBE 系列配色, 概念取材自啟示錄6, 期後推出了 KOBE A.D. (A.D.名為 After Death), 發佈會甚至配有祭壇的裝飾, 也與啟示錄6章的情節很脗合; 至於KOBE A.D. NXT, 它又會象徵著甚麼呢? 從它設計概念或許會找到線索。


KOBE 系列中, 最重要的一位設計師 Eric Avar表示:“The updates we've made to Kobe's line demonstrate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performance design.”
他運用最擅長的極簡美學加入非傳統的想法, 設計出最引人注目的KOBE A.D. NXT鞋帶系統; 放棄傳統的鞋帶, 改由配置於兩側的索繩結合Flyknit鞋面, 藉由拉緊索繩和索帶扣, 來調節鞋面。



先不論實戰表現, KOBE A.D. NXT的設計改變了傳統綁帶籃球鞋的定律, 索繩直接與底盤連接, 並利用兩側的索繩及收藏於Flyknit面底層的3組索帶, 提供從上以下的覆蓋及穩定方式, 整組系統有如NIKE 近年常見的 Flywire技術, 以吊橋的鋼纜概念提供較低重心的支撐; 整組鞋帶為穿著者提供了非常簡單的穿著感受, 理念是相當有趣, 減省不少煩複的綁帶手續。
KOBE A.D. NXT 讓小編聯想起動畫中出現的科幻跑車, 確實是一款令人著迷的設計; 可惜這套鞋帶系統也存在另一問題 : 「如何妥善收藏索繩?


根據Footlocker提供的使用者說明(下圖), 拉緊後需把索繩收藏於鞋跟兩側的綁帶內; 但每經劇烈走動, 索繩總會自然飛脱, 因此極度建議把索繩處理好, 可以如下圖這樣打圈, 以防止於運動過程中索繩飛脫的狀況。



或者可以我們可以平凡一點傳統一些, 綁一個蝴蝶結...... 


  
除了鞋背的Flyknit, KOBE A.D. NXT 沿用 KOBE 系列的低筒鞋型, 鞋內配上與KOBE XI 相近的內嵌式Lunarlon中底, 前掌切割出不同刻紋從而提供較佳的反應, 後跟設置Zoom Air以提供緩震。外底則使用在KOBE A.D. 出現過的密集式細紋, 保留 KOBE 系列的出色抓地表現。




  
每一代KOBE 系列上, 均隱藏著該鞋款的獨特KOBE CODE; 至於KOBE A.D NXT , 內外側分別刻有「unhinge 」和 「end and begin, 藉此表達出KOBE A.D NXT顛覆傳統的訊息, 一個時代的終結、另一章節的開始。




(圖自: SOLE)

KOBE A.D. NXT 最引人注目畢竟是鞋面的設計, 於籃球鞋的範疇內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概念鞋款, 較著名有1996-1997年推出的 Air Swoopes II Air Money (由於鞋款已推出多年, 很難找到實鞋拍攝,請見諒, 各位可於網上搜尋兩款鞋名瀏覽更多圖片); 兩款鞋也是以鞋帶控制腳背的覆蓋面, 過往設計主要集中在傳統的鞋帶位置上作出改動, KOBE A.D. NXT 側以Flyknit 覆蓋面作為主體, 襪套替代鞋舌, 利用從底部伸延的索繩方式, 演繹Flywire的應用概念並提供支撐。它的設計概念比較嶄新, 同時為我們帶來一個啟示: 「傳統的綁帶方式, 對現今的籃球鞋是否必要嗎?
KOBE 系列一直在整個籃球鞋的範疇上最具前瞻性, 例如在2008-2009年期間 , KOBE IV 以低筒鞋示人, 當時仍有很多人對它投不信任票; 現在我們只需走上任何球場, 佔大半數球員已穿著低筒鞋; 或者我們走入各大運動店舖, 留意架上正發售的鞋款, 低筒鞋已成主流款…… 當日的KOBE IV 已成今日具影響力的經典; 如今假定KOBE A.D. NXT 是新一代轉捩點或者言之尚早, 但可肯定中底的變化已越來越少, 各大品牌已著力鞋面上半部的設計, 將來相信會有更多不同形式的鞋帶、鞋面設計陸續面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IKE HYPERDUNK 2013 鞋評

吊橋及斜張橋於 19 世紀初發明 , 運用纜索及 橋塔 來承載重量 , 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鋼材短缺 , 而斜張橋所使用的鋼材比吊橋少而被歐洲工程師採用 ; 而其 鋼 纜以放射性連接的設計 , 令外形具備未來感 , 時至今日仍然廣受設計師採用 , 甚至將概念套用於運動用品上 ,  2008 年 NIKE 開創的 FLYWIRE 設計靈感正是源自吊橋 , 由於支 持 來自 FLYWIRE , 令鞋面更輕巧、 靈活 。 現時 , FLYWIRE 技術主要運用於不同鞋類中 , 當中 HYPERDUNK 系列與 FLYWIRE 關系最為密切 , 也最具代表性 ;  HYPERDUNK 系列見證著整個 FLYWIRE 技術的 演變 , 每當出現新製造 技術它總是第一款被選用 。 隨著 FLYWIRE 技術漸趨成熟 , 設計也不斷進化 ,  2012 年推出的 NIKE HYPERDUNK 配備大膽創新的 DYNAMIC FLYWIRE , 將 FLYWIRE 外露以顯 NIKE 對其技術的信心 ; 到今年 , NIKE BASKETBALL 為全新的 HYPERDUNK 2013 注入另一嶄新的 FLYWIRE 設計 , 而設計師更由 Eric Avar 轉為 Peter Fogg , 為 HYPERDUNK 系列徹底改變。 一年前所發表的 NIKE HYPERDUNK , 全新設計的鞋面將 FLYWIRE 外露於鞋面 , 推翻一貫用塑膠物料包圍的 FLYWIRE 鞋面 , 其設計的主要目的維持雙 腳 穩定性 , 當 FLYWIRE 靜止時保持鬆度 , 到運動及衝擊時就會拉緊 , 這系統名命為「 DYNAMIC FLYWIRE 」 , 改頭換面的設計更要讓所有人都清楚知道 FLYWIRE 的真面目;到 2013 年 , 當首次於網上見過 HYPERDUNK 2013 的草圖及發售前的樣品 , 設計大膽地將 DYNAMIC FLYWIRE 完整外露 , 或許也帶有少許驚訝 , 但以根據 HYPERDUNK 系列的進化過程 , 不難想像即將出現這樣的外露設計。 回想 2008 年時 , Eric Avar 所設計的 ZOOM HYPERDUNK 以「...

籃球鞋 · 評 - PG2 鞋評 / 加人工的藍領

2017 年推出的 PG 1,外形獨特、性能平均,加上大概 「100鎂」的價格 (更出現過半價) ,成為一眾男女球員恩物,走到街場總會發現好幾對。今年PG 2 換上較平實外形,能否承接上年性價比高的形勢,甚至再有突破? Size Fit 鞋身設計是PG 2 與 PG 1 最大分別, PG 2 主以傳統鞋身配合鞋舌設計,穿著過程比PG 1方便得多;雖然屬於亞洲地區的 EP版本,但鞋身屬正常楦形。 假如前掌感到寛闊,亦可利用鞋帶控制前掌的 Dynamic Wings 以改善包覆効果,建議慣常尺碼已經相當合適。 Support     Support 是 PG 2 的亮點~ 個人頗喜歡PG 2鞋身的設計,相比 PG 1 有明顯改善,而整對PG 2 支撐設計可分為三大焦點。 首先最顯眼有前掌 Dynamic Wings 設計,實質為兩組設於鞋身外的固定綁帶系統,藉由鞋帶去控制前掌位置的包覆及穩定効果,從而保留 PG系列的可調節前掌設計,及取代 PG 1 鞋面的襪套設計及魔術貼綁帶系統。 Dynamic Wings獨立設置於鞋身以外,作用為前掌鞋身提供額外的鎖定効果,例如在轉向時可發揮穩定及鎖定作用,令人在跳投過程及籃底下工作時感到較安心; 於相同位置的鞋身則具備彈性設計,能夠保留靈活度、亦能同時提供鎖定効果,類似的功能亦曾經於 Kyrie 3 上出現,屬於一款不錯的設計。 對比起 PG 1 的獨立綁帶系統,Dynamic Wings需要依賴鞋帶去控制,並非如 PG 1 相同可以隨時隨地輕鬆調校,包覆効果亦由貼身的襪套改為較傳統型的鞋身,這正是兩代PG的最大分別。至於兩款的設計哪一種較好? 視乎您的個人喜好;例如我個人偏好傳統的綁帶方式, PG 2 相對較合適; Dynamic Wings的設計能提供全面的前掌支撐効果,對於經常急停跳投及切入動作可發揮很大幫助,但必需注意前掌的鞋帶調校。至於著重前掌鎖定功能,PG 1 絕對屬首選。 PG 2第二個Support 焦點 - 中足的鞋帶扣。 於中足鞋身位置,設計師特別加設一組鞋帶扣於外層,以提供鞋帶調校選項,穿著者可因應自己雙腳的大細、厚度作出選擇;例如屬正常腳形,我會選用內層鞋帶口,令鞋身有較貼腳的効果。 外層的鞋帶扣比較適合配戴護具或扁平足的腳形,可改善鞋...

NIKE HYPERDUNK LOW 鞋評

NIKE HYPERDUNK 2012 推出已接近一年 , 很多人對於 DYNAMIC FLYWIRE 效用 , 起初由懷疑、抗拒到現在的接受、信賴 , 這對 DYNAMIC FLYWIRE 設計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 而每年 HYPERDUNK 系列均推出低筒款 , 今年亦不列外 , 設計師把高筒的設計完完全全改變 , 對各位喜歡籃球鞋的 Sneakerhead 及球員們會如何選擇,愛或恨 ? HYPERDUNK 2012 LOW 鞋身外觀上大致與 高筒相似 ; 鞋側用上 外露 DYNAMIC FLYWIRE 技術 , 但所採用面積較高筒為少 , 以 US 9.5 為例、低筒每面只有五組 ( 高筒則有九組 ) 。 以兩款鞋同時比較 , HYPERDUNK 2012 LOW 的 DYNAMIC FLYWIRE 明顯較疏 , 更删減接近足踝位置的 FLYWIRE 。 整组 DYNAMIC FLYWIRE 系統主要為腳掌 提供穩定性 , 於轉向、迅速移動時鎖定 腳掌。 鞋頭內外位置同樣備有 FLYWIRE 但不明顯 , 相比高筒 HYPERDUNK 2012 凸出的 FLYWIRE 較為低調。於 HYPERDUNK 2012 推岀後 , 很多球員發現不同版本有不同感覺 , 例如有 XDR 鞋底的 前腳掌較闊 ,  而有大部分非 XDR 鞋底的前 腳掌較尖 , 令 很多人都感到中足趾關節位置 ( 即前腳 掌近腳 趾段 ) 有明顯壓 迫感 。 HYPERUDNK 2012 LOW 前腳 掌 以劃一設計 , 鞋頭的 FLYWIRE 由凸出、粗大改為低調而幼小 , 減低前腳掌所引起的壓 迫感令舒適度提升。 一年前 HYPERDUNK 2012 發表時 , 說明會上提到 DYNAMIC FLYWIRE 効用在於運動及衝擊時拉緊 , 維持雙 腳的 穩定性 ; HYPERDUNK 2012 LOW 當場上做出急速轉向或敏捷動作時 , DYNAMIC FLYWIRE 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水平 , 發揮其應有作用。 但 HYPERDUNK 2012 LOW 只保持 HYPERDUNK 2012 高筒於 前腳 掌的 穩定性 , 足踝至後跟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