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KOBE 紀元、年號零


假如問有甚麼比死更難受? 患有幽閉恐懼症但要在細小的機艙內坐12小時飛行旅程? 約了一班好友去吃烤肉但聚餐前一日喉嚨發炎? 失戀? 目睹至親離世? ……對於Kobe Bryant, 在受傷期間不能披甲上陣, 肯定會比死更難受。經歷廿十載球員生涯、人生的高低起伏, 對於他的人生已有更深層次體會, 甚至對死亡有獨特的領悟。

於2016年4月14日洛杉磯湖人對猶他爵士賽事中, Kobe Bryant以華麗姿態完成最後一場探戈, 腳下的KOBE XI ELITE 戰靴亦隨即完成它最後的使命, 與他共同進退。 Kobe Bryant 以死亡來形容球員生涯的完結, 在往後這段中陰身期間推出的KOBE 系列戰靴, 亦將會重新命名為KOBE A.D. (After Death), 意味著KOBE紀元的完結還是開始? 究竟它是否如同過去式的KOBE 系列一樣嗎?


在第一次看到KOBE A.D.的網上圖, 曾誤以為是KOBE 系列次級鞋款, 外表平凡不顯眼, 很難相信是一雙主力款; 但總不能以貌取鞋, 對於KOBE 系列更不能以此態度看待。
KOBE A.D. 鞋面使用的混合織料帶來非常獨特的質感, 並不像過往的EM 面料的柔軟感, 它仿似尼龍與塑膠面的混合體, 堅韌度相當高; 初次穿著會感到偏硬, 需經數次熱身後, 鞋面才有所軟化, 舒適度漸漸改善。





一如以往的KOBE 鞋款, 兩側配置了 Flywire , 並收藏於鞋面與內靴的隔層之間, 以動態方式提供鎖定功能。礙於鞋面堅韌及Flywire的幫助, 令兩側的包覆性相當强, 但首要條件是正確綁緊鞋帶。
有點可惜是這款鞋帶很容易鬆脱; 初期測試, 我不時感到鞋頭存在空間感, 或許這雙是大中華區的EP 版本, 楦頭以偏大的設計來迎合亞洲人腳型, 但這對於一般腳型的球員帶來些煩惱, 只好穿上偏厚襪子以改善包覆, 於綁帶時亦建議穿上所有鞋孔並使用雙結綁法, 以確保鞋面能包覆著雙腳及防止鞋帶鬆脱。當鞋面正確包覆著, 其穩定性顯得較高, 穿著時值得大家注意。



雖然 KOBE A.D. 已捨棄數字的命名方式, 但依舊選用極低筒設計, 這能對足踝提供極致的靈活度。 於整個足踝以下的鞋領, 特別加厚的隔綿內層, 可有効包覆著腳跟; 設計更於鞋跟外加設大型的TPU 穩定器, 藉此提高腳跟的穩定表現, 靈活與穩定効果不錯, 而整雙KOBE A.D. 最特別是後領的奇怪造型。
在後領外傾的關系, 於穿著過程帶來不少方便, 不過對於保護及支援上完全沒有提供任何作用; 或許大家認為這只是設計賣點,但對於足踝及阿基里斯腱曾經受傷, 或在手術後的傷癒球員 (就正如 Kobe Bryant的傷患) , 不時會受著腫脹和發炎症狀的煩惱, 這很可能是他們的專屬設計, 就只有他們才體會到設計的獨特之處。不論是賣點或噱頭, 這已成為 KOBE A.D. 的特色。



正常穿著,後領一般不會接觸到阿基里斯腱,感覺或許很奇怪,但絕對沒有阻礙足踝活動; 另外於後領內印上一組防滑標記, 型態就如黑曼巴蛇,寓意它看準獵物等待時機一擊即中, 總算為這雙缺乏蛇型的 KOBE A.D. 保留些少黑曼巴的訊息。


由過去式的KOBE 系列後期起, Lunarlon 中底已主導整個系列, KOBE A.D. 同樣沿用全掌Lunarlon 中底加後置Zoom Air, 以保留輕盈的鞋身。整組配置跟 KOBE X 帶有幾分相似, 前掌Lunarlon同樣加入NIKE Free 系統的刻紋, 減低中底橡膠的對抗性, 以呈現出“Nature Amplified”理念。這種配置, 可確保前掌具備相當高的靈活反應, 前掌中底偏薄也對起步動作帶來十分高的反應性, 使腳感相當清晰。


於後跟的設計中, 在外觀上仿似配置上一片大型Zoom Air 設於鞋跟底部, 理應有澎湃的回彈感; 但穿上後腳跟只感受到微弱的氣墊彈性, 跟外表完全不一致, 究竟甚麼一回事? 不禁令人感到相當奇怪。



當翻起鞋墊, 所有謎底即解開; 從外型及細少的氣孔便發現 Zoom Air 配於中底Lunarlon上, 而非設於鞋跟底部, 感受自然跟預期不同。
這種Zoom Air 與Lunarlon 的配置, 於近年KOBE系列中甚少見, 甚至可形容從沒有使用過的配置 (或者有人認為與 KOBE III - VI 的配置看待, 但選用的非低密度的 Lunarlon)。
Zoom Air 放要於Lunarlon 上, 設計趨向以 Lunarlon 為主導的緩震技術, 所有反應亦依靠 Lunarlon的表現, 而Zoom Air 直接與腳跟接觸並提供緩震, 在這裡較似輔助角色, 因此在KOBE A.D. 上的氣墊感受屬不明顯的一款。

同時, 鞋跟外的TPU設計亦限制了中底變化; 不論是氣墊或泡綿甚至其他緩震技術, 中底都需要利用壓縮及撓曲, 有効地將作用及反作用的力量傳遞 (這在本人過往的鞋評已有提及); 在 KOBE A.D. 的中底外被TPU 的外殼包圍, 把Lunarlon的壓縮効果局限於某些主要受壓部分, 在後跟加上大型的TPU穩定設計, 令Zoom Air 和Lunarlon的緩震組合限制了回彈感, 因而較易讓穿著者感受到偏硬的感覺。
畢竟把兩種具彈性的素材結合, 會帶來很多不穩定因素, 把TPU包圍KOBE A.D. 中底後跟的配置也可理解, 再者KOBE A.D. 也意味著新紀元的開始, 設計理念存在很多重啟的方式; 但作為一般消費者, 第一身的感受總是比較直接, 並非每位消費者也了解當中的配置原理, 而同類情況已於KOBE 系列上不止出現一次, 因此我較期盼日後的 KOBE有所改善。


KOBE A.D. 中底有一點較特別設計, 就是內側的 Lunarlon 中底沒有完全被 TPU 覆蓋, 對於雙腳較敏感的足弓位置能有効舒壓力, 加上使用了Ortholite 的鞋墊, 對整體帶來不錯的緩震表現。在 KOBE A.D. 上, 緩震有不俗的表現, 但對於回彈感、雙腳踏上 Lunarlon 的感受顯得普通, 它以追求緩震為主, 應能滿足大部分球員緩震需求; 但如較著重第一身的感受, KOBE A.D. 未必能乎合你的要求。有一點需注意, 初期穿著容易感到內足弓過高而帶來壓力, 經熱身後壓迫逐漸會舒緩。


KOBE 系列的鞋底紋一向以細膩見稱, 不論是過去式的KOBE I-XI 還是當下的KOBE A.D., 鞋紋總帶著它細緻優雅的一面。 在KOBE A.D. 外底的前半部分, 配以密集式的細紋, 外型有否看似多組KOBE 標記重疊形成……有這樣細膩的鞋紋, 為KOBE A.D.帶來了非常鋭利的抓地性能, 於室內的木板場地上抓地表現最顯著。
這次測試的KOBE A.D. 款式, 使用上透明橡膠外底, 該款物料我一直認為是抓地高手, 當它配上細緻的KOBE 標記, 抓地能力全面推高; 初期在室內測試不禁感有種咬著地板的感覺; 同時這款透明橡膠物料一向是塵埃的好朋友, 只要地面稍為多塵, 外底自然會黏上很多塵埃, 只要在室外穿著過便感受到, 更直接影響抓地表現。
KOBE A.D. 於室內與室外場地的抓地表現反差較大, 也許是這次測試的款式配置較特別, 導致有以上的個人感受; 建議 KOBE A.D. 以室內穿著為主, 如想考慮更多場地穿著, 可在選購時留意 KOBE A.D. 的其他款式, 部分使用了一般橡膠, 較適合室外場地。


鞋底另一特別之處是前半部與後半部的紋路各有不同, 後半部比較簡單, 看似 KOBE VI 的鞋紋, 也許想從設計中帶出歷代KOBE 的特色, 而對於抓地表現, 並沒有任何影響。


雖然 KOBE A.D. 以逆命的方式演譯, 但依舊保留令人著迷的 KOBE CODE, 這次在鞋頭隱藏著一組很長的密碼 :「Rebirth And Evolution」, 已完全說出 KOBE A.D. 的理念。



KOBE A.D. 推出後, 一直被認為與 KOBE X相當接近, 如把兩雙直接比較, 只能形容兩者是概念相近
首先是鞋面, KOBE A.D. 具韌度並配合 Flywire 的補強把, 鞋身的支撐性提高, KOBE X只是單純 Hyperfuse 熱塑鞋面, 支撐性較弱; 兩者同樣使用 Lunarlon 中底, 但 KOBE A.D. 是明顯比 KOBE X 厚, 而中底上 KOBE A.D. 完全依靠 Lunarlon 作為主導體, 後置 Zoom Air 作為副助角色, 至於 KOBE X 的後置 Zoom Air 是整雙鞋的重點技術, 回彈感顯著, 加上整體的中底也偏薄, 比KOBE A.D.帶來較靈敏的反應感, 不過奇怪是兩者的緩震表現相若。

最令我感失望是, KOBE A.D. 的前掌外側為何不配置如KOBE X的碳纖維穩定支架......



在外底會明顯看到KOBE X的碳纖維穩定架是從底部向上延伸, KOBE A.D. 則沒有利用這種設計, 對於左右急停轉向時, KOBE A.D. 前掌明顯不及 KOBE X 穩定, 礙於KOBE A.D. 的 Lunarlon 偏軟, 缺乏像KOBE X外側的穩定支架, 有可能令向外煞停時, TPU不足以支撐向外的衝力, 降低鎖定能力, 因此穩定性略嫌遜色。
當兩雙同時比較,可有發現 KOBE X 前掌的外底面積比 KOBE A.D. 寬? 這令鞋底接觸地面也較多, 穩定性也因此有較好表現; 兩者另一相似點是鞋底紋的結構, 兩款鞋都以極細緻的鞋紋組成, 對室內木板地的抓地表現相當出色, 但也同樣有點咬著地板不放的感覺, 共通點也是不建議室外穿著, 不然外底就會變成為一雙吸塵機……


KOBE A.D. 令人製造很多先入為主的感觀, 心想: 「因為它是 KOBE , 理應要有好表現!」, 或許存在這種想法不禁讓人對KOBE A.D. 失望......而對於 KOBE 系列鞋款, 總不能單以第一身感受來判斷。
KOBE A.D. 屬近季度低筒鞋款中足踝靈活度較高的一款, 鞋面有不錯的支撐功能; Lunarlon中底雖然感受不到明顯的回彈, 但它對於長時間穿著能提供出色的緩震効果, 這很視乎穿著者的重量及對緩震的需求。其抓地表現, 個人認為好得帶點過份, 在室內木板場地能表現出極佳的急停効果, 甚至令人有種咬著木地板不放的感覺, 但當換上多塵的地面或室外場地就變成吸塵外底, 反差較大因此只建議作為室內場地穿著。
KOBE A.D. 並非近期較突出的一對低筒籃球鞋, 它亦不屬於全能型的鞋款, 但假如你是一位球隊中的神射手、以中遠距離投射及轉身跳投作為你的得分重點, 我相信KOBE A.D. 可為射手們提供精準的煞停効果、一箭封喉。個人對於 KOBE A.D. 感到不是失望, 而是失落; 沒有 Kobe Bryant 的實著, 它就仿似沒有靈魂的驅殼, 有硬體而沒安裝軟件, 這份唏嘘會令你比死更難受嗎……


特 點:
-    適合後衛、前鋒球員, 尤其神射手型
-    抓地相當清晰, 在木板場地上能提供精準的煞停表現(只限在潔淨木板場地)
-    極低鞋筒靈活性高
-    全掌Lunarlon 可提高出色緩震, 適合較長時間穿著
-    適合室內場地使用
-    適合腳掌偏闊球員

缺 點:
-   透明橡膠外底非常容易沾上塵埃
-   不建議室外場地穿著
-   鞋帶過於幼細, 容易鬆脫
-   初期穿著中底感偏硬
-   楦頭偏闊

測試資料:
鞋 款 : KOBE A.D. EP
鞋 碼 : US 9.5
重 量 : 369g / 13 oz (左腳)
主 要 技 術 : Flywire 技術、全掌Lunarlon、後置ZOOM AIR
個 人 習 慣:急停跳投 、 切入上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KOBE8 SYSTEM / + SYSTEM 鞋評

Eric Avar曾經於訪問中講過 :「我很喜歡跟Kobe Bryant合作 , 他是一位很進取、渴望提升球場上的表現 , 喜歡接受新嘗試、新挑戰。」 2008年 , Kobe Bryant向Eric Avar提出一句 「Why not low cut」, 便出現低筒為主ZOOM KOBE4,令KOBE 系列進入新履程 ; 其後KOBE 系列更以低筒為主 。 到2012年 , Eric Avar設計出的最輕的籃球鞋 – KOBE 8 SYSTEM , 嘗試挑戰比跑鞋、足球鞋更輕的籃球鞋。 KOBE 系列一直以黑曼巴 (THE BLACKMAMBA為Kobe Bryant綽號) 為設計概念 , 盡量令外觀更似蛇 , 但很多時只局限於外型上 ,有時鞋面所用物料較硬容易變形,舒適度也不太突出; 這次設計師Eric Avar希望令KOBE 8 SYSTEM內外都有蛇的影子 , 首次於籃球鞋中只用上ENGINEERED MESH UPPER ,令鞋身意想不到的輕、軟 ; 柔軟的鞋身配合簡簡單單的暗花及配色 , 足以令外觀有如蛇皮。 鞋面用上的 ENGINEERED MESH UPPER為一種全新超輕盈特製網面 , 一片式鞋面設計 , 表面帶有密密麻麻的細孔 , 同時十分貼腳 , 令其極為透氣 , 有如第二重皮膚, 這種高透氣性可算近年少見。 為了令鞋面更貼服腳面 , 第五鞋孔 (圖中紅格位置) 刻意設置較低 , 縛緊鞋帶後可令鞋身更貼覆腳面 , 穿上後令雙腳更感自然。其設計以貼腳才發揮最佳包覆度, 建議選購時選擇合身便可,無需加大尺碼。 更多資料: Nike Officially Unveils 'Engineered Mesh' from SC http://solecollector.com/news/nike-officially-unveils-engineered-mesh-/  實戰中 ,第五鞋孔設置較低未有影響腳面不適 , 而鞋舌上設計也歸功不少。鞋舌上加入的泡棉填充物料為鞋帶位的壓力提供了緩衝 , 加上設有兩個鞋帶鎖定位 , 每當走動時鞋舌也穏定覆蓋腳面 , 為整體舒適感起了很大作用。   鞋身網面物料非常柔軟、纖薄 , 為固定其外形,鞋面內設有多組固定層(黑

NIKE HYPERDUNK LOW 鞋評

NIKE HYPERDUNK 2012 推出已接近一年 , 很多人對於 DYNAMIC FLYWIRE 效用 , 起初由懷疑、抗拒到現在的接受、信賴 , 這對 DYNAMIC FLYWIRE 設計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 而每年 HYPERDUNK 系列均推出低筒款 , 今年亦不列外 , 設計師把高筒的設計完完全全改變 , 對各位喜歡籃球鞋的 Sneakerhead 及球員們會如何選擇,愛或恨 ? HYPERDUNK 2012 LOW 鞋身外觀上大致與 高筒相似 ; 鞋側用上 外露 DYNAMIC FLYWIRE 技術 , 但所採用面積較高筒為少 , 以 US 9.5 為例、低筒每面只有五組 ( 高筒則有九組 ) 。 以兩款鞋同時比較 , HYPERDUNK 2012 LOW 的 DYNAMIC FLYWIRE 明顯較疏 , 更删減接近足踝位置的 FLYWIRE 。 整组 DYNAMIC FLYWIRE 系統主要為腳掌 提供穩定性 , 於轉向、迅速移動時鎖定 腳掌。 鞋頭內外位置同樣備有 FLYWIRE 但不明顯 , 相比高筒 HYPERDUNK 2012 凸出的 FLYWIRE 較為低調。於 HYPERDUNK 2012 推岀後 , 很多球員發現不同版本有不同感覺 , 例如有 XDR 鞋底的 前腳掌較闊 ,  而有大部分非 XDR 鞋底的前 腳掌較尖 , 令 很多人都感到中足趾關節位置 ( 即前腳 掌近腳 趾段 ) 有明顯壓 迫感 。 HYPERUDNK 2012 LOW 前腳 掌 以劃一設計 , 鞋頭的 FLYWIRE 由凸出、粗大改為低調而幼小 , 減低前腳掌所引起的壓 迫感令舒適度提升。 一年前 HYPERDUNK 2012 發表時 , 說明會上提到 DYNAMIC FLYWIRE 効用在於運動及衝擊時拉緊 , 維持雙 腳的 穩定性 ; HYPERDUNK 2012 LOW 當場上做出急速轉向或敏捷動作時 , DYNAMIC FLYWIRE 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水平 , 發揮其應有作用。 但 HYPERDUNK 2012 LOW 只保持 HYPERDUNK 2012 高筒於 前腳 掌的 穩定性 , 足踝至後跟 位

籃球鞋 · 評 ANTA KT3 - 全能型戰鞋

自從安踏於 2017 年宣佈前 adidas 設計師 Robbie Fuller 加入 , 對安踏鞋款設計的確上帶來不少衝擊 ;  Robbie Fuller 過往設計鞋款中最為人熟識有 : adiZero CrazyLight 、 Wall 1 、 adiZero Rose 2.0, 來到安踏 , 他首個參與的大型設計就是 – KT 3 。 外觀上、 KT 3 跟前兩代風格完全不一樣 , 少了遲鈍、老士味道 , 換來具戰鬥格外形 , 更首次配合全織面鞋身 , 實戰狀態又會否跟外形匹配 ? Size Fit KT 3 的尺碼是最大困惑 ! 於去年 11 月期間 , 小編買入第一對 KT 3 , 當時尺碼為 US 9.5; 首次上腳 , 鞋內大少、尺碼屬正常 , 只是楦頭有些少寛闊   ( 因 ANTA 屬一間內地的運動品牌 , 主要以亞洲人的扁平腳型鞋楦打造 ), 初期問題不算大。但當著用 5 次以上 , 開始感到內籠空間感越來越大 , 期後更加要穿加厚綿襪改善空間感。 到近期 , 小編決定買入另一雙細半碼的 KT 3 (US 9) 再進行測試 ; US 9 鞋面相當貼腳屬預期之內 , 當數回著用之後 , 織面鞋身經過熱身逐漸開始軟化 , 腳背的壓迫感亦隨之消失。 至於 KT 3 尺碼 , 小編難以提出建議 , 因為它的尺碼隨著穿著時間而作出改變 , 這正是 KT 3 存在的問題 , ( 我迫不得已買下兩對 ...) 。假如只買一雙 KT 3 穿著數次 , 相信任何尺碼又有甚麼所謂 ; 但假若想作為您場上的戰靴 , 嘗試挑戰細半碼吧 ! ( 圖自 ANTA.cn) ANTA 尺碼表一直沒有 US 10 及更大尺碼 , 假如 ANTA 想進軍更多海外市場 , 衷心建議改善這一套尺碼 , 以及考慮更多外國人腳型。 Support 整雙 KT 3 的 SUPPORT, 重點集中於鞋筒。 KT 系列由第一代開始使用中筒設計 , 這是因應 Klay Thompson 對中筒鞋的要求 ; KT 3 改用中筒近乎完全高筒鞋的設計 , 鞋領高度足以包覆整雙足踝。 鞋筒內靴設置額外填充隔綿 , 加強足踝承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