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KOBE IX ELITE XDR 鞋評


職業拳擊手 Manny Pacquiao , 一位身高169cm的左撇子拳擊手 , 為亞洲有史以來最強拳王,取多個世界拳擊和不同量級冠軍 ; 擁有閃電般的驚人速度 , 更厲害的是出其不意地使出右掌狠狠地擊倒對手, 動作之快足以令人驚訝 ; 他的速度不但令觀眾著迷 , 同時吸引了Kobe Bryant的目光 , 更產生出一個對籃球鞋設計的構思 -「穿上拳擊靴比賽吧!

Boxing Boots / 拳擊靴作籃球比賽之用 ? 他瘋了嗎? 這絕對是一個非常獨特 、 瘋狂的想法 , 而這個古怪的念頭源於2011, 當時Kobe Bryant於一次觀看拳王Manny Pacquiao的訓練過程中而誕生 。 其後他提出這個建議 , 但他當時的想法 , 考起了NIKE 設計團隊 , 礙於當時的科技 , 要做到拳擊靴效果的確有點難度 , 但造就了設計KOBE IX ELITE 的故事開始 , 為受傷後的Kobe Bryant重返球場展開序幕。







對於KOBE 系列的主帥Eric Avar , 設計一雙拳擊靴或一雙籃球鞋絕不成問題 , 但要打造一雙既舒服、輕巧 , 又能為籃球員提供多向性的保護 , 單純以人造皮的鞋面絕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 也不能滿足這位創意總監 。

每對KOBE 系列都擁有其獨特的創新設計、科技或技術 , Eric Avar的設計一直以來都強調 "Nature Amplified”, 協調身體的自然動作 , 他簡單地運用線條繪畫出KOBE IX ELITE的草圖 , 為配合"Nature Amplified”理念 , 選擇了FLYKNIT物料作為KOBE IX ELITE的鞋身主要結構。

FLYKNIT技術於2012年初誕生 , 主要運用於跑步鞋中 , 利用一條紗線編織出整個鞋面 , 不但能造出極致輕盈的效果 , 更可設計出非常複雜的外型 , 為鞋身製造更多的配搭 ; 其獨特的編織技術能打造出極強的堅韌性 , 突破性的設計足以令人瘋狂 。 而跑步動作以直線運動為主 , FLYKNIT編織技術也較簡單 , 以一塊裁片創造出不同大小的編織方法及結構 , 令鞋身彈性較大 ; 但籃球運動需要多向性的動作 , 鞋身需要考慮更多橫向的支撐 , 為這次KOBE IX ELITE的設計帶來更多挑戰性。






要把FLYKNIT 技術伸延至籃球鞋中 , NIKE採用全新的編織方法及機器 , KOBE IX ELITE的設計能結合不同的紗線和纖維 , 配合千變萬化的編織技巧 , 賦與藝術感 , 營造出絢爛色彩 ; 但同時大大減低FLYKNIT 物料的彈性 , 與跑步鞋上的FLYKNIT鞋面完全不同 , KOBE IX ELITE明顯更堅韌 , 為多向性的腳部活動提供支撐。






當細心留意鞋上的FLYKNIT , 不難發現其大少不一的編織紋 , 因應提供支撐性 , KOBE IX ELITE於不同的位置套用不同的編織方法及多層FLYKNIT , 為雙腳提供自然的活動感 ; 奈何初次穿着時 , 鞋面較硬 , 於屈曲位置更出現輕微不適 , 但經過熱身鞋面變得稍為柔軟 , 不適感慢慢消失。






KOBE IX ELITE 中的FLYKNIT為整對鞋帶來了焦點 , 或多或少令人認為只有華麗的外表 , 對鞋身的支撐能力成疑 ; 設計利用多層的編織方法 , 將不同的纖維物料結合起來 , 於鞋身的背面更可清楚看見黑色網狀的結構 , 為鞋身增加支撐點。






假如只依靠FLYKNIT鞋面來提供雙腳的穩定性及支撐能力 , 相信效能絕不足夠 ; 設計師特意於鞋身配置6FLYWIRE , 以鞋帶作固定點 , 增加支撐性 。 當收緊鞋帶 , 鞋面自然地貼合雙腳 , 帶出穩定性效果 , 達到"Nature Amplified”的概念。






FLYKNIT技術最出色之處在於輕巧及透, 柔軟的FLYKNIT鞋身給予一種彷如穿的感覺 , 這也是設計師希望KOBE IX ELITE 帶出的感覺

KOBE IX ELITE的確非常薄 , 能夠塑造輕巧的鞋身 , 但外形模仿拳擊靴的設計 , 擁有極高的鞋筒 , 增加整體重量 ; 而鞋身中的FLYKNIT運用多層編織技術 , 可惜 , 重複編織的紗線及纖維令FLYKNIT顯得緊密 ,KOBE IX ELITE 並非如FLYKNIT跑步鞋中設置多個網面透氣口 , 只依賴鞋舌上的透氣孔略帶不足 , 透氣能力顯得與一般籃球鞋無異 , 這確實有點失色 。

FLYKNITKOBE IX ELITE塑造岀較薄的鞋面 , 亦因此而減少為腳面帶來的壓力 , 穿着慣常的尺碼已能提供舒適而合身的效果。






以往推出的FLYKNIT鞋款上 , 不難察覺鞋側的透氣網面 , 假如要將籃球鞋中的FLYKNIT設計提升 , 改善透氣是絕不能缺少 。 毫無疑問 , 大部分FLYKNIT款都能給予彷如穿襪的感覺 , 可惜KOBE IX ELITE難以提供這種感覺的 ; 支撐性對於籃球鞋是非常重要 , 所以KOBE IX ELITEFLYKNIT設計上也比較堅硬 , 雖然能提供完全貼合的效果 , 但難以帶來極致的自然感覺 , 小編只能形容它為一雙非常貼服的籃球鞋 , 或許將來的FLYKNIT 技術有所提升 , 為球員帶來真正的自然感覺






KOBE IX ELITE正式推出市面前更已有一雙非常貼腳的ZOOM HYPERREV推出 , 不期然讓人有所比較 。 以簡單比較 , ZOOM HYPERREV整雙鞋均非常柔軟 , KOBE IX ELITE鞋身相對比較硬 , 而鞋底較薄 ; ZOOM HYPERREV以全幅面的鞋身設計 , 非常貼服腳面 , 但為腳面帶來壓迫感 , 同時穿起來也比較困難 , KOBE IX ELITE穿起來明顯較舒適、方便 , 拉緊鞋帶後同樣帶出貼合效果 , 可適合更多不同腳形球員 。 但兩款鞋均有一個共同點 , 鞋面都非常薄 , 如以室外穿着較容易出現磨損 , 建議於室內場地穿着比較適合。





鞋面所使用的物料 , 已成為每對KOBE系列的特色 , 對比於KOBE IX ELITE 上的FLYKNIT KOBE 8 SYSTEM ENGINEERED MESH , 兩款均屬柔軟鞋面 , ENGINEERED MESH以網面形成 , 表面設置密密麻麻的細孔有助透氣 ; KOBE IX ELITEFLYKNIT設計加上高筒鞋領 , 令透氣性直接比下來 ; 相反KOBE IX ELITE的柔韌性比KOBE 8 SYSTEM更優勝 , KOBE 8 SYSTEM 鞋身底部利用骨幹支橕ENGINEERED MESH鞋面 , KOBE IX ELITE 則利用多層FLYKNIT結構配合FLYWIRE , 為鞋面提供既柔軟而具韌性的效果 , 這方面KOBE IX ELITE略勝一籌。






KOBE IX ELITE的極高筒鞋領吸引了不少目光 , 設計塑造出拳擊靴的外形 , 為達到舒適的效果 , 整個鞋筒運用FLYKNIT技術配以彈性物料編織形成 , 鞋領外層利用人造皮革作骨架支撐 , 於腳踝骨位置則設置出缺口 , 減少人造皮革而產生的不適及保留雙腳靈活性。
鞋跟上繡有9道紅線成為KOBE IX ELITE上的其中一個焦點 , 象徵著Kobe Bryant於阿基里斯腱的手術縫線 , 同時代表著第9代的KOBE 系列 。 每條縫合線代表著他對自己及球迷的承諾 , 毫不忌諱地展示手術後的疤痕 , 像要宣告他將走出傷患的陰霾 , 重新返回球場。





除鞋跟上的9道手術縫線 , 巨型鞋舌為其另一焦 , 為整雙KOBE IX ELITE增添拳擊靴的感覺。





KOBE 4起到KOBE 8 SYSTEM , 鞋跟都配備額外的穏定設計來鎖定腳跟 , Kobe BryantEric Avar都認同這種設計 , 有能力提供出色的鎖定 ; KOBE IX ELITE一改以往觀念 , 外觀上的鞋跟再沒有大型的穏定支架 , 改為外足弓及後跟內外側位置配上碳纖維板來提供穏定 , 而後跟內靴設有加厚的保護物料 , 強化足踝保護及支撐能力 。





KOBE 系列使用碳纖維已不是新鮮事 , 但有趣的是KOBE IX ELITE上的碳纖維並不像慣常的裝置於足弓底部 , 碳纖維亦不是貫穿底部 , 難免對穩定性有所質疑 ; 設計師也考慮到這問題 , 因此鞋底以較硬的TPU , 配合碳纖維形成鞋底的承托盤 , 為足弓位置帶來穩定作用 , 讓切入時提供最佳保護效果。

Eric Avar 喜歡於設計中加入一些細節 , 例如為KOBE 系列定下一套獨有的密碼 , 表達他與Kobe Bryant帶出訊息 , 這次KOBE IX ELITE同樣於鞋跟外側隱藏一串密碼:「MASTERPIECE」。





鞋側設置的碳纖維總令小編想起一年前推出的AIR JORDAN XX8 , 當兩雙同時比較 , KOBE IX ELITE的碳纖維板明顯較低 , AIR JORDAN XX8設置則偏後 , 但兩者效能均同樣出色。




FLYKNIT 是一種令人驚詫的技術 , 任意扭曲亦能包覆雙腳 , 同時為設計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 像施展魔法般將拳擊靴徹底地融入KOBE IX ELITE, 為高筒的鞋身營造出極高柔韌性及靈活性 。 但鞋舌過於巨大 , 如縛緊所有鞋帶 , 會令鞋舌過於貼服小腿 , 就像腳上的鐐銬容易引致不適 , 這或需要花點時間來適應及調校鞋帶的高度 。 值得留意鞋跟內外側的碳纖維穩定器 , 設計完全能固定雙腳 , 當左右移動時提供極佳的穩定性 , 小編甚至嘗試如扭傷般向外反 , 亦能鎖定足踝 , 表現出色的支撐作用 。 可惜碳纖維板非常堅硬 , 當急速横移或轉身 , 有時候會感到碳纖維板頂部刮到足踝 , 容易引至不適或損傷 , 建議穿着較厚的襪作保護。

或者、有些球迷認為因傷患而為Kobe Bryant設計出一雙高筒籃球鞋 ; 小編曾經於足踝上受到嚴重的傷患 , 當傷癒復操時也希望穿上一雙高筒的鞋款 , 無疑能提供一份安心 ; 雖然根據設計師Eric Avar 的說法 , 設計與阿基里斯腱傷勢並沒有任何關係 , 但對於即將重返球場的Kobe Bryant , 穿上高筒的KOBE IX ELITE或許也是一個適當時機。





每款KOBE系列的設計過程中 , Kobe Bryant都會提出一些訴求 , 例如鞋中的材質、外形 , 但有一點是他多年來也沒有改變的 - 穿上一對清楚感受球場任何變化的籃球鞋 。 於比賽中 , 他經常利用探子步 , 或利用轉身投籃得分 , 腳掌需要極為敏感的觸覺 , 因而每雙KOBE鞋款也較為貼地 , 鞋底偏薄 ; 設計師為KOBE IX ELITE厚度 3 釐米的外底 , 配合可置換的全腳掌LUNARLON中底 , 令整幅鞋底更薄 , 雙腳更貼近地面 ; 為呈現赤足感覺 , 鞋底紋以足部壓力感應圖設計 , 提供最佳反應性。





除了鞋底紋以壓力圖設計外 , 前腳掌更配搭較軟的橡膠素材來提升反應 , 令屈曲時更感自然 , 雖只是一點極為細微的設計 , 已盡顯設計師的細心。





KOBE IX ELITE的鞋底絕對能提供迅速反應性及出色的抓地能力 , 配合中底的LUNARLON , 真正能感受地板的變化 , 起步時感覺尤其明顯 , 增加雙腳的敏捷度 , 小編更認為它的靈敏度比KOBE 8 SYSTEM 更高 ; 但同時亦能感受到鞋底為纖薄 , 雖然已用上XDR耐用物料 , 壓力圖紋分佈非常幼及密集 , 室外環境穿着耐用能力非常有限 , XDR物料較容易黏上地面的塵埃 , 也因而直接影響其抓地能力 ; 上場前不仿先留意一下 , 否則會對表現有所影響。





於前掌內側隱藏另一串密碼:VENI VIDI VICI」的一句拉丁語 , 中文譯為「我來,我見,我征服」。這為羅馬大將軍凱撒於紀元前47年所發表過的一句名言 , 當時凱撒於澤拉戰役中以極為迅速的時間擊敗法爾奈克二世 , 於報捷時信中就只寫下這三個詞:「VENI VIDI VICI; 將這名句刻上鞋底中 , 完全代表著Kobe Bryant的心聲及決心 , 經歷過傷患洗禮後 , 重新出發。




2011 KOBE SYSTEM開始出現 , 而今年推出的KOBE IX ELITE名字上已再沒有SYSTEM的存在 ,亦不再有其他中底配置出現 , 就只有一款刻有KOBE SYSTEM標記的LUNARLON中底。這是因應Kobe Bryant的選擇 , 經過多年穿着的KOBE 系列 , 認為LUNARLON中底能為他帶來最舒適的感覺 ; 但確實非常可惜 , 對於球員缺少了其他配置選擇 , 或只有特別訂製專屬的鞋墊





LUNARLON以極輕量泡棉製造 , 有助降低鞋身重量 , 外型與KOBE 8 SYSTEM 的中底大至相若 , 鞋墊面部於壓力位置加上防滑設計 。 LUNARLON中底以舒適見稱 , 因其結構軟身 , 讓雙腳起動、扭曲時感覺自然 , 加上防滑設計令雙腳與中底結合 , 配合纎薄的外底 , 能全面提升反應度。但LUNARLON仍然保留一貫的弱點 , 中底較薄、配合較硬的KOBE IX ELITE鞋跟 , 令腳跟位置的回彈力不足 , 其彈性的壽命周期亦較短 , 小編以其中一款KOBE 8 SYSTEM舉例 , LUNARLON中底大約用上4-6個月已開始缺乏回彈力 , 難免對緩震有所影響。
  
由於KOBE 8 SYSTEM KOBE IX ELITE中底體積較接近 , 不少人對此有最為關心 , 小編也曾經嘗試將KOBE 8 SYSTEM的中底嵌入KOBE IX ELITE鞋內 , 兩者能通用於KOBE IX ELITE,但同時發現些微的分別 , 因而提供兩款中底的比較。


[ KOBE IX ELITE | KOBE 8 SYSTEM ]
兩款LUNARLON中底比較 , KOBE IX ELITE明顯更厚。

[ KOBE IX ELITE | KOBE 8 SYSTEM ]
KOBE 8 SYSTEM LUNARLON中底的前掌較彎 , KOBE IX ELITE 則較平坦。

[ KOBE IX ELITE | KOBE 8 SYSTEM+ ]
KOBE 8 SYSTEM+中底於腳跟備有ZOOM AIR , 兩者相比厚度相若。

[ KOBE IX ELITE | KOBE 8 SYSTEM+ ]
中底前掌的分別較大 , KOBE 8 SYSTEM + 明顯比KOBE IX ELITE薄。

兩款中底最大分別為厚度 , KOBE 8 SYSTEM 的中底較薄 , 嵌於KOBE IX ELITE 中可能感到內外側的碳纖維板更加貼近足踝骨 , 不適感更加明顯 , 小編絕不建議交換中底 ; 如真的想互換中底穿着 , 應先慎重考慮。






對於自我要求極高的Kobe Bryant , 要克服傷患重新上場並非易事 , KOBE IX ELITE整體設計、配置完全回應了他的要求 , 以精英的姿態等待著他的復出 ; 全新的FLYKNIT技術讓KOBE IX ELITE像藝術品般呈現眼前 , 帶來更多的視覺效果 , 更讓設計帶出更多變化 , 為未來的籃球鞋注入更多元素 ; KOBE IX ELITE於所有技術、設計中呈現出嚴謹的製作態度 , 滿足了Kobe Bryant嚴苛的訴求 , 令人更期待他再次重返球場。


測試資料:

鞋 款: NIKE KOBE IX ELITE XDR (MASTERPIECE)
鞋 碼 : US 9.5

建議穿着球員位置 : 適合後衛及前鋒的球員

優 點 : 靈活度高 , 輕巧 , 擁有高反應性 , 支撐性及穩定性極為出色 , 足踝支援表現不俗

缺 點 : 鞋身非常薄 、 FLYKNIT耐用能力有限 , LUNARLON耐用周期較短 , 價格頗高,透氣度一般 , XDR鞋底較易黏上塵埃、影響抓地能力

日期:3/3/2014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KOBE8 SYSTEM / + SYSTEM 鞋評

Eric Avar曾經於訪問中講過 :「我很喜歡跟Kobe Bryant合作 , 他是一位很進取、渴望提升球場上的表現 , 喜歡接受新嘗試、新挑戰。」 2008年 , Kobe Bryant向Eric Avar提出一句 「Why not low cut」, 便出現低筒為主ZOOM KOBE4,令KOBE 系列進入新履程 ; 其後KOBE 系列更以低筒為主 。 到2012年 , Eric Avar設計出的最輕的籃球鞋 – KOBE 8 SYSTEM , 嘗試挑戰比跑鞋、足球鞋更輕的籃球鞋。 KOBE 系列一直以黑曼巴 (THE BLACKMAMBA為Kobe Bryant綽號) 為設計概念 , 盡量令外觀更似蛇 , 但很多時只局限於外型上 ,有時鞋面所用物料較硬容易變形,舒適度也不太突出; 這次設計師Eric Avar希望令KOBE 8 SYSTEM內外都有蛇的影子 , 首次於籃球鞋中只用上ENGINEERED MESH UPPER ,令鞋身意想不到的輕、軟 ; 柔軟的鞋身配合簡簡單單的暗花及配色 , 足以令外觀有如蛇皮。 鞋面用上的 ENGINEERED MESH UPPER為一種全新超輕盈特製網面 , 一片式鞋面設計 , 表面帶有密密麻麻的細孔 , 同時十分貼腳 , 令其極為透氣 , 有如第二重皮膚, 這種高透氣性可算近年少見。 為了令鞋面更貼服腳面 , 第五鞋孔 (圖中紅格位置) 刻意設置較低 , 縛緊鞋帶後可令鞋身更貼覆腳面 , 穿上後令雙腳更感自然。其設計以貼腳才發揮最佳包覆度, 建議選購時選擇合身便可,無需加大尺碼。 更多資料: Nike Officially Unveils 'Engineered Mesh' from SC http://solecollector.com/news/nike-officially-unveils-engineered-mesh-/  實戰中 ,第五鞋孔設置較低未有影響腳面不適 , 而鞋舌上設計也歸功不少。鞋舌上加入的泡棉填充物料為鞋帶位的壓力提供了緩衝 , 加上設有兩個鞋帶鎖定位 , 每當走動時鞋舌也穏定覆蓋腳面 , 為整體舒適感起了很大作用。   鞋身網面物料非常柔軟、纖薄 , 為固定其外形,鞋面內設有多組固定層(黑

NIKE HYPERDUNK LOW 鞋評

NIKE HYPERDUNK 2012 推出已接近一年 , 很多人對於 DYNAMIC FLYWIRE 效用 , 起初由懷疑、抗拒到現在的接受、信賴 , 這對 DYNAMIC FLYWIRE 設計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 而每年 HYPERDUNK 系列均推出低筒款 , 今年亦不列外 , 設計師把高筒的設計完完全全改變 , 對各位喜歡籃球鞋的 Sneakerhead 及球員們會如何選擇,愛或恨 ? HYPERDUNK 2012 LOW 鞋身外觀上大致與 高筒相似 ; 鞋側用上 外露 DYNAMIC FLYWIRE 技術 , 但所採用面積較高筒為少 , 以 US 9.5 為例、低筒每面只有五組 ( 高筒則有九組 ) 。 以兩款鞋同時比較 , HYPERDUNK 2012 LOW 的 DYNAMIC FLYWIRE 明顯較疏 , 更删減接近足踝位置的 FLYWIRE 。 整组 DYNAMIC FLYWIRE 系統主要為腳掌 提供穩定性 , 於轉向、迅速移動時鎖定 腳掌。 鞋頭內外位置同樣備有 FLYWIRE 但不明顯 , 相比高筒 HYPERDUNK 2012 凸出的 FLYWIRE 較為低調。於 HYPERDUNK 2012 推岀後 , 很多球員發現不同版本有不同感覺 , 例如有 XDR 鞋底的 前腳掌較闊 ,  而有大部分非 XDR 鞋底的前 腳掌較尖 , 令 很多人都感到中足趾關節位置 ( 即前腳 掌近腳 趾段 ) 有明顯壓 迫感 。 HYPERUDNK 2012 LOW 前腳 掌 以劃一設計 , 鞋頭的 FLYWIRE 由凸出、粗大改為低調而幼小 , 減低前腳掌所引起的壓 迫感令舒適度提升。 一年前 HYPERDUNK 2012 發表時 , 說明會上提到 DYNAMIC FLYWIRE 効用在於運動及衝擊時拉緊 , 維持雙 腳的 穩定性 ; HYPERDUNK 2012 LOW 當場上做出急速轉向或敏捷動作時 , DYNAMIC FLYWIRE 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水平 , 發揮其應有作用。 但 HYPERDUNK 2012 LOW 只保持 HYPERDUNK 2012 高筒於 前腳 掌的 穩定性 , 足踝至後跟 位

籃球鞋 · 評 ANTA KT3 - 全能型戰鞋

自從安踏於 2017 年宣佈前 adidas 設計師 Robbie Fuller 加入 , 對安踏鞋款設計的確上帶來不少衝擊 ;  Robbie Fuller 過往設計鞋款中最為人熟識有 : adiZero CrazyLight 、 Wall 1 、 adiZero Rose 2.0, 來到安踏 , 他首個參與的大型設計就是 – KT 3 。 外觀上、 KT 3 跟前兩代風格完全不一樣 , 少了遲鈍、老士味道 , 換來具戰鬥格外形 , 更首次配合全織面鞋身 , 實戰狀態又會否跟外形匹配 ? Size Fit KT 3 的尺碼是最大困惑 ! 於去年 11 月期間 , 小編買入第一對 KT 3 , 當時尺碼為 US 9.5; 首次上腳 , 鞋內大少、尺碼屬正常 , 只是楦頭有些少寛闊   ( 因 ANTA 屬一間內地的運動品牌 , 主要以亞洲人的扁平腳型鞋楦打造 ), 初期問題不算大。但當著用 5 次以上 , 開始感到內籠空間感越來越大 , 期後更加要穿加厚綿襪改善空間感。 到近期 , 小編決定買入另一雙細半碼的 KT 3 (US 9) 再進行測試 ; US 9 鞋面相當貼腳屬預期之內 , 當數回著用之後 , 織面鞋身經過熱身逐漸開始軟化 , 腳背的壓迫感亦隨之消失。 至於 KT 3 尺碼 , 小編難以提出建議 , 因為它的尺碼隨著穿著時間而作出改變 , 這正是 KT 3 存在的問題 , ( 我迫不得已買下兩對 ...) 。假如只買一雙 KT 3 穿著數次 , 相信任何尺碼又有甚麼所謂 ; 但假若想作為您場上的戰靴 , 嘗試挑戰細半碼吧 ! ( 圖自 ANTA.cn) ANTA 尺碼表一直沒有 US 10 及更大尺碼 , 假如 ANTA 想進軍更多海外市場 , 衷心建議改善這一套尺碼 , 以及考慮更多外國人腳型。 Support 整雙 KT 3 的 SUPPORT, 重點集中於鞋筒。 KT 系列由第一代開始使用中筒設計 , 這是因應 Klay Thompson 對中筒鞋的要求 ; KT 3 改用中筒近乎完全高筒鞋的設計 , 鞋領高度足以包覆整雙足踝。 鞋筒內靴設置額外填充隔綿 , 加強足踝承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