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嶄新 ‧ 經典 - AIR JORDAN XXXI



30 年前, 第一對AIR JORDAN面世, 但因顏色問題引起極大注目, 甚至收到「出場禁制令」, 自此AIR JORDAN I 黑紅色被背上 [BANNED]之名。 當NBA 規例變得軟化, 上場的籃球鞋就不能更矚目嗎? AIR JORDAN V披上3M 物料的反光鞋舌,矚目吧! 還不夠? AIR JORDAN XI的漆皮鞋面加碳纖維板, 將AIR JORDAN跳出球場,襯上一套踼死兔 (TUXEDO) 便可走進宴會廳, 而碳纖維板甚至改變之後每一款JORDAN BRAND 鞋, 厲害吧! 往後, AIR JORDAN XX1試過換AIR設計, 這樣數, 好像大多嶄新技術都試過了, 還有甚麼新意? AIR JORDAN XX8高筒軍靴外形配上FLIGHTPLATE (或 FLIGHTPLATE), 將 ZOOM AIR 的力量釋放, 高性能表現令人喜出望外, 開創出全新的領域, 為這個飛人品牌再次啟航。這30年來, 「祂」 一直追求著卓越, 現在AIR JORDAN已經三十一歲, JORDAN BRAND說要將XXXI 代糅合經典與創新設計於一體, 它能否秉承傳統飛人的卓越性能嗎?

除了黑紅顏色的籃球鞋, AIR JORDAN 一真為我們帶來不少驚喜, AIR JORDAN XXXI為我們帶來的首個驚喜是鞋面的FLYWEAVE與皮革的結合。早於 AIR JORDAN XX9已出現FLYWEAVE技術, 它是一種透過編織而成的鞋面, 輕、柔軟、編印細緻圖案是其特點; 負責 AIR JORDAN XXXI 的設計師Tate Kuerbis, 以FLYWEAVE的工藝技術結合到皮革上, 讓鞋跟帶來經典皮革籃球鞋的格調 (首次開箱時也嗅到人造皮革與凝固膠水的味道), 不禁令人聯想起帶有皮革的原祖 AIR JORDAN系列, 皮革與線的結合位打造得相當完美, 沒有多餘的縫接口, 毋需顧慮穿上後會否帶來各種不適。
 
AIR JORDAN XXXI 鞋筒內側印上傳統飛翼標誌, 皮革的鞋筒內藏著一層像襪套式內襯, 營造出高筒的層次感, 令外觀帶出AIR JORDAN I 的經典味道, 同時鞋筒也是這次AIR JORDAN XXXI 重點之一。


AIR JORDAN XXXI 鞋筒上的內襯是獨立設置於鞋跟皮革面內, 整個內襯均以尼龍包著綿層, 當中於設有多組加厚的填充綿, 以填補阿基里斯腱外的空隙。穿著過後, 這鞋筒令我聯想起 AIR JORDAN XX8隱藏於內層的DYNAMIC FIT 系統, 以厚厚的綿層完整包覆足踝, 獨立的內襯能令走動時足踝感自然和靈活, 這種設計於近年的中高筒鞋款當中很少見, 能具備舒適保護和靈活性, 穿起來讓人很安心。
整組內襯相當厚, 加上以外層皮革包圍, 發揮了很大的足踝保護作用; 但要注意, 需要拉緊鞋帶, 令鞋筒內襯完全貼覆著足踝, 甚至感到填充綿剛好貼至阿基里斯腱, 才能發揮最佳的保護効果, 極度建議綁緊鞋筒上所有鞋帶。 假如平常習慣穿足踝保護, 當著上 AIR JORDAN XXXI 或會感到足踝處相當緊迫, 這也是鞋筒內襯偏厚所致, 選購時建議留意一下甚麼尺碼才能配合足踝保護, 而個人較建議毋需穿著足踝保護。


於AIR JORDAN XX9 和 XXX 上帶來的編織鞋身, 讓我們的雙腳體驗到布面素材的柔韌; 在 AIR JORDAN XXXI上 , 鞋身前半部運用了FLYWEAVE技術, 帶有AIR JORDAN XX9 及 XXX 的印象, 它像AIR JORDAN XX9以編織方式製造一片式鞋身和鞋舌, 具備 AIR JORDAN XXX 的布料質感和厚度, 帶來相同的布料柔韌、舒適, 讓雙腳容易適應。鞋身兩側配置了FLYWIRE 纜索, 以 DYNAMPIC FLYWIRE方式出現於 AIR JORDAN 系列上仿似是首次吧!

 
線與布兩者的配合十分恰當,  FLYWEAVE完整包覆雙腳, 並順從雙腳自然律動減低鞋面引至的不適, 而Flywire則於適當時拉緊支撐, 為 AIR JORDAN XXXI提供適當鎖定和支撐, 就是簡簡單單完成鎖定使命, 表現相當不錯。
但AIR JORDAN XXXI與上兩代同樣, 初時穿著前腳掌兩側顯現壓迫感, 估計三者運用相同的鞋楦及鞋帶孔的位置較接近蹠骨所致, 對於腳掌較闊的球員就只好選大半號的尺碼。


  
(AIR JORDAN XX8 / XX9 / XXX 圖自 NIKE NEWS)
由AIR JORDAN XX8 起FLIGHTPLATE (FLIGHTSPEED)的出現, 帶來革命性的緩震系統, 令整個JORDAN BRAND 產生了變化, 確立品牌的飛翔概念。AIR JORDAN XX9 / XXX繼承FLIGHTPLATE的概念並改良, 集中ZOOM AIR釋放的反饋能量於前腳掌, 以中足的Tendril橋樑作為牽引及傳遞角色,但內斂的回彈感及刪去鞋跟的ZOOM AIR配置, 讓人感失色。而回想起AIR JORDAN XX8, 屬3款使用FLIGHTPLATE / FLIGHTSPEED緩震系統中, 唯一一雙鞋跟配上ZOOM AIR, 不過回彈感並非明顯, 或者說前腳掌的ZOOM AIR回彈反應太出眾吧!


(圖自NIKE NEWS)
在AIR JORDAN XXXI 發佈後, 看過不少相關佈導中提及FLIGHTSPEED的設計圖和結構, 中底使用全掌 ZOOM AIR, 配合緩震板成為新一代FLIGHTSPEED (相信是很多人期待的配置終於出現)。較特別是緩震板長度只是由鞋頭至中足, 而鞋跟處則沒有連接; 從設計師Tate Kuerbis訪問及設計層面分析中, 這樣佈置是目的讓ZOOM AIR釋放更大的能量, 但內藏的仍是一片薄薄的全掌ZOOM AIR, 就只有少少的改變真的可行嗎?


從官方提供的AIR JORDAN XXXI 的真實結構後, 中底的FLIGHTSPEED結構比過往更細仔; 在前腳掌的配置上較特別, 鞋墊以下只有緩震板, ZOOM AIR 則貼著緩震板並以外底包圍; 緩震板完全是緊貼鞋墊並伸延到足弓, 而PHYLON 則由中足加入直至鞋跟, 於鞋跟PHYLON 以下便是 ZOOM AIR……分析上帶點複雜吧! 簡單一點, 整套AIR JORDAN XXXI FLIGHTSPEED設置令腳掌直接踏於緩震板上, 而腳跟則直接踏於PHYLON上, 最後以全掌ZOOM AIR 配置底部。
AIR JORDAN XXXI 的中底厚度明顯比AIR JORDAN XX8 / XX9 / XXX薄, 也沒有過往脹卜卜的ZOOM AIR, 鞋底外依舊刻劃出前後ZOOM AIR 的位置; 由於前腳掌的配置較特別, 令雙腳的貼地感十足, 每當走動時, 緩震板的屈曲就好像要跟你抗衡嚷著要屈直, 穏定和反應相當高, 但因此令前腳掌對ZOOM AIR 的回彈感受不算相當明顯; 相反後跟回彈感受則十分突出, 腳跟每踏步也感受到回彈, 為切入運球時提供不錯的爆發力, 全賴鞋跟的配置。
對個人而言, AIR JORDAN XXXI 的中底有點似把一雙 AIR JORDAN I 加上 ZOOM AIR, 而鞋跟就如加上雙層氣墊, 回彈感受很明顯; 雖然這說法帶點浮誇, 但經過多次實戰測試, 可以相當肯定是鞋跟對過往的回彈訴求得到改善, 而外包圍著的金屬U型盤提供了穩定性。 或許是自從AIR JORDAN XX8 後已沒有感受過這種軟彈効果, 所以印象令人感深刻, 而中底FLIGHTSPEED系統的設定亦造就了這樣効果, 就只是可惜前腳掌的回彈感較遜色。
相比起前三代的FLIGHTSPEED中底, 這次中底明顯變得更薄, 經長時間穿著過後, 雙腳顯露疲態未算明顯, 但唯獨是大趾骨下稍為感到酸軟, 主要因大趾骨踏於外露 ZOOM AIR 的凸出位, 與鞋頭形成高低不平, 令初時穿著難以作出適應所致, 這也是普遍於FLIGHTSPEED系統上出現的弊病, 建議穿著厚襪來改善問題, 但對於整體緩震表現尚算滿意。 這次AIR JORDAN XXXI 重現AIR JORDAN久違了的回彈感, 不禁令小編感到有點驚喜, 相信也能滿足不少期待已久的Fans。


整體AIR JORDAN XXXI 的表現也讓人很滿意, 但……除了抓地能力。這次 AIR JORDAN XXXI 的外底同樣選用近兩代AIR JORDAN的透明橡膠, 也是歷代AIR JORDAN最常用的橡膠底之一, 相對一般鞋底用的橡膠, 它比較軟令屈曲顯得自然, 但弱點是非常易沾灰塵及容易磨損; 鞋底紋以壁虎紋為靈感, 細密、縱橫交錯有不錯表現。
於初期穿著, 各種方向走動急停的問題不大, 抓地表現均十分出色; 但當經過數次測試, 情況稍為改變; 衝前急停依舊提供相當穩定的抓地能力, 但在迅間橫向移動中則顯得有點抓不緊地面, 也影響穩定性, 測試已集中室內為主, 但抓地表現仍好壞參半。這款橡膠首要問題是極度容易沾上灰塵, 也容易影響抓地表現, 建議上場先簡單清潔一下鞋底, 以保持抓地水準; 另外, 也建議只作室內穿著, 畢竟FLIGHTSPEED 的系統是要把ZOOM AIR 貼近地面, 亦加快ZOOM AIR 的損耗。
 
 
設計師Tate Kuerbis提及AIR JORDAN XXXI秉承AIR JORDAN的未來, 同時向 AIR JORDAN I 致敬, 因此推出了這次測試的 [BANNED] 款式, 除了內側印有AIR JORDAN I 的飛翼標記, 鞋舌內亦印上 [BANNED] 字樣, 同時跟上一套鞋帶, 就像 AIR JORDAN I 當時一樣以供替換, 鞋盒內也特別印制, 製作頗有誠意; 最特別是鞋底, 於外底以下印入 [BANNED] 字樣, 襯托起紅色鞋底帶來些少玩味。


總 結 :
30 年過去, AIR JORDAN 曾有留給你們回憶嗎? 由何時起 AIR JORDAN 變成潮流?由何時開始追逐AIR JORDAN 成為必然的事情?從來, JORDAN BRAND 都以創新科技, 設計出一雙雙高格調的籃球鞋。 隨著這30 年過去, AIR JORDAN 藉由 XXXI 以編織鞋面與皮革的完美結合, 展現出新舊交替, 從AIR JORDAN XXXI 身上, 我們甚至可以找到 AIR JORDAN I 的經典輪廓; 鞋筒內的獨立設計, 有助加強足踝保護, 而不再停留於現有設計上補強; 透過全新的 FLIGHTSPEED 系統, 將ZOOM AIR 與雙腳跟地面的距離拉近, 全面提高腳步反應, 令釋放 ZOOM AIR 的方式重新界定, 帶來煥然一新的感受; 也是繼 AIR JORDAN XX8 後, 令我最滿意的一次 FLIGHTSPEED 體驗 ; 整體的表現, 相信很適合全場奔跑的搖擺型球員, 貫徹 AIR JORDAN  的宗旨。
從經典格調融入至創新設計, AIR JORDAN XXXI 徹底傳承 AIR JORDAN 的經典美學, 帶領著新一頁的開始; 由此至終 ,「祂」都是帶領著創新潮流,30年前如是,現今亦也。
建 議 :
-       適合後衞球員及搖擺型球員
-       適度調節鞋筒上的鞋帶鬆緊, 以達至最佳的足踝保護
-       室內穿著較佳
-       經常清潔一下鞋底, 以保持良好的抓地表現
-       配搭厚襪穿著室內穿著舒適


優 點 :
-       足踝保護十分出色
-       緩震表現出色
-       後跟回彈感顯著
-       整體鎖定表現平均
-       高反應性


缺 點 :
-       鞋底極度容易沾上灰塵, 影響抓地
-       透氣及耐用低
-       前腳掌偏薄
-       前腳掌 ZOOM AIR 凸起位置難於即時適應


測試資料:
鞋 款 : AIR JORDAN XXXI
鞋 碼 : US 9.5
重 量 : 424g / 15 oz (左腳)
主 要 技 術 : FLYWEAVE, Flywire , FLIGHTSPEED FULL LENGTH ZOOM AIR
個 人 習 慣:急停跳投 、 切入上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IKE HYPERDUNK 2013 鞋評

吊橋及斜張橋於 19 世紀初發明 , 運用纜索及 橋塔 來承載重量 , 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鋼材短缺 , 而斜張橋所使用的鋼材比吊橋少而被歐洲工程師採用 ; 而其 鋼 纜以放射性連接的設計 , 令外形具備未來感 , 時至今日仍然廣受設計師採用 , 甚至將概念套用於運動用品上 ,  2008 年 NIKE 開創的 FLYWIRE 設計靈感正是源自吊橋 , 由於支 持 來自 FLYWIRE , 令鞋面更輕巧、 靈活 。 現時 , FLYWIRE 技術主要運用於不同鞋類中 , 當中 HYPERDUNK 系列與 FLYWIRE 關系最為密切 , 也最具代表性 ;  HYPERDUNK 系列見證著整個 FLYWIRE 技術的 演變 , 每當出現新製造 技術它總是第一款被選用 。 隨著 FLYWIRE 技術漸趨成熟 , 設計也不斷進化 ,  2012 年推出的 NIKE HYPERDUNK 配備大膽創新的 DYNAMIC FLYWIRE , 將 FLYWIRE 外露以顯 NIKE 對其技術的信心 ; 到今年 , NIKE BASKETBALL 為全新的 HYPERDUNK 2013 注入另一嶄新的 FLYWIRE 設計 , 而設計師更由 Eric Avar 轉為 Peter Fogg , 為 HYPERDUNK 系列徹底改變。 一年前所發表的 NIKE HYPERDUNK , 全新設計的鞋面將 FLYWIRE 外露於鞋面 , 推翻一貫用塑膠物料包圍的 FLYWIRE 鞋面 , 其設計的主要目的維持雙 腳 穩定性 , 當 FLYWIRE 靜止時保持鬆度 , 到運動及衝擊時就會拉緊 , 這系統名命為「 DYNAMIC FLYWIRE 」 , 改頭換面的設計更要讓所有人都清楚知道 FLYWIRE 的真面目;到 2013 年 , 當首次於網上見過 HYPERDUNK 2013 的草圖及發售前的樣品 , 設計大膽地將 DYNAMIC FLYWIRE 完整外露 , 或許也帶有少許驚訝 , 但以根據 HYPERDUNK 系列的進化過程 , 不難想像即將出現這樣的外露設計。 回想 2008 年時 , Eric Avar 所設計的 ZOOM HYPERDUNK 以「...

籃球鞋 · 評 - PG2 鞋評 / 加人工的藍領

2017 年推出的 PG 1,外形獨特、性能平均,加上大概 「100鎂」的價格 (更出現過半價) ,成為一眾男女球員恩物,走到街場總會發現好幾對。今年PG 2 換上較平實外形,能否承接上年性價比高的形勢,甚至再有突破? Size Fit 鞋身設計是PG 2 與 PG 1 最大分別, PG 2 主以傳統鞋身配合鞋舌設計,穿著過程比PG 1方便得多;雖然屬於亞洲地區的 EP版本,但鞋身屬正常楦形。 假如前掌感到寛闊,亦可利用鞋帶控制前掌的 Dynamic Wings 以改善包覆効果,建議慣常尺碼已經相當合適。 Support     Support 是 PG 2 的亮點~ 個人頗喜歡PG 2鞋身的設計,相比 PG 1 有明顯改善,而整對PG 2 支撐設計可分為三大焦點。 首先最顯眼有前掌 Dynamic Wings 設計,實質為兩組設於鞋身外的固定綁帶系統,藉由鞋帶去控制前掌位置的包覆及穩定効果,從而保留 PG系列的可調節前掌設計,及取代 PG 1 鞋面的襪套設計及魔術貼綁帶系統。 Dynamic Wings獨立設置於鞋身以外,作用為前掌鞋身提供額外的鎖定効果,例如在轉向時可發揮穩定及鎖定作用,令人在跳投過程及籃底下工作時感到較安心; 於相同位置的鞋身則具備彈性設計,能夠保留靈活度、亦能同時提供鎖定効果,類似的功能亦曾經於 Kyrie 3 上出現,屬於一款不錯的設計。 對比起 PG 1 的獨立綁帶系統,Dynamic Wings需要依賴鞋帶去控制,並非如 PG 1 相同可以隨時隨地輕鬆調校,包覆効果亦由貼身的襪套改為較傳統型的鞋身,這正是兩代PG的最大分別。至於兩款的設計哪一種較好? 視乎您的個人喜好;例如我個人偏好傳統的綁帶方式, PG 2 相對較合適; Dynamic Wings的設計能提供全面的前掌支撐効果,對於經常急停跳投及切入動作可發揮很大幫助,但必需注意前掌的鞋帶調校。至於著重前掌鎖定功能,PG 1 絕對屬首選。 PG 2第二個Support 焦點 - 中足的鞋帶扣。 於中足鞋身位置,設計師特別加設一組鞋帶扣於外層,以提供鞋帶調校選項,穿著者可因應自己雙腳的大細、厚度作出選擇;例如屬正常腳形,我會選用內層鞋帶口,令鞋身有較貼腳的効果。 外層的鞋帶扣比較適合配戴護具或扁平足的腳形,可改善鞋...

NIKE HYPERDUNK LOW 鞋評

NIKE HYPERDUNK 2012 推出已接近一年 , 很多人對於 DYNAMIC FLYWIRE 效用 , 起初由懷疑、抗拒到現在的接受、信賴 , 這對 DYNAMIC FLYWIRE 設計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 而每年 HYPERDUNK 系列均推出低筒款 , 今年亦不列外 , 設計師把高筒的設計完完全全改變 , 對各位喜歡籃球鞋的 Sneakerhead 及球員們會如何選擇,愛或恨 ? HYPERDUNK 2012 LOW 鞋身外觀上大致與 高筒相似 ; 鞋側用上 外露 DYNAMIC FLYWIRE 技術 , 但所採用面積較高筒為少 , 以 US 9.5 為例、低筒每面只有五組 ( 高筒則有九組 ) 。 以兩款鞋同時比較 , HYPERDUNK 2012 LOW 的 DYNAMIC FLYWIRE 明顯較疏 , 更删減接近足踝位置的 FLYWIRE 。 整组 DYNAMIC FLYWIRE 系統主要為腳掌 提供穩定性 , 於轉向、迅速移動時鎖定 腳掌。 鞋頭內外位置同樣備有 FLYWIRE 但不明顯 , 相比高筒 HYPERDUNK 2012 凸出的 FLYWIRE 較為低調。於 HYPERDUNK 2012 推岀後 , 很多球員發現不同版本有不同感覺 , 例如有 XDR 鞋底的 前腳掌較闊 ,  而有大部分非 XDR 鞋底的前 腳掌較尖 , 令 很多人都感到中足趾關節位置 ( 即前腳 掌近腳 趾段 ) 有明顯壓 迫感 。 HYPERUDNK 2012 LOW 前腳 掌 以劃一設計 , 鞋頭的 FLYWIRE 由凸出、粗大改為低調而幼小 , 減低前腳掌所引起的壓 迫感令舒適度提升。 一年前 HYPERDUNK 2012 發表時 , 說明會上提到 DYNAMIC FLYWIRE 効用在於運動及衝擊時拉緊 , 維持雙 腳的 穩定性 ; HYPERDUNK 2012 LOW 當場上做出急速轉向或敏捷動作時 , DYNAMIC FLYWIRE 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水平 , 發揮其應有作用。 但 HYPERDUNK 2012 LOW 只保持 HYPERDUNK 2012 高筒於 前腳 掌的 穩定性 , 足踝至後跟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