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IR JORDAN XXX 鞋評 / 追求30年卓越的 AIR JORDAN


每一個品牌的經典產品, 都需要經歷時間的洗禮和堅持、需要有大膽創新的設計、具有的定位……甚至需要加入多方的元素才稱得上經典。 轉眼間, AIR JORDAN 已經歷30 週年, 當中不少的產品已成為不同時代的經典, Tinker Hatfield JORDAN BRAND的設計團隊致力以創新技術和頂級的配置為每一對締造最獨一無二的AIR JORDAN, 務求為 JORDAN 家族帶來最高性能的籃球鞋。經過了一年多的等待, 千呼萬喚的AIR JORDAN XXX 終於面世; 但可能外表欠缺了視覺衝擊, 有人對它感到失望, 亦有人認為是AIR JORDAN XX9 的延續。 縱觀 AIR JORDAN XXX 少了一份霸氣, 但換來了低調而高雅的格調, 那究竟實際表現是保守踏實, 抑或只是AIR JORDAN 系列的創新式單品?



  
整對AIR JORDAN XXX最大的焦點都放在鞋跟上的圖案, 一個以羅馬數字XXX形成的標記, 集合了30 週年的主題和代表著籃網的圖案極具特色, 但同時整個鞋跟亦投放了很多細節設計在內。先留意一下鞋領, 以內外不對稱的設計營造出所需的靈活性, 設計並非單純調節高度, 同時更為鞋領內層加入了一層厚厚的隔綿, 利用針織的綿質物料包圍外層; 當穿上及拉緊最後一組鞋帶, 會感受到足踝被厚厚的綿質鞋領包覆著, 而物料亦較軟, 令足踝的靈活度相當高, 感受就像著襪一樣, 既柔軟又能提供舒適的包覆感, 比起 AIR JORDAN XX9 只是一片式設計的 WOVEN 鞋面靈活得多。



除了著眼鞋領上的設計, AIR JORDAN XXX的鞋跟內靴亦設有加厚的棉質保護層, 以填補阿基里斯腱的空隙, 並於鞋層內藏起TPU穩定設計。 穿上後, 阿基里斯腱的包覆感相當明顯裡裡外外的各項設計成功填補了足踝上的空隙, 足踝支援相當出色, 相比AIR JORDAN XX9 更能有効鎖定足踝。 而最令人意外是內籠的鞋墊竟加上防滑膠設計, 完全令雙腳鎖定於鞋內, 大大減低滑動的情況, 効果相當出眾。
AIR JORDAN XXX這次的鞋筒內外設計讓人感到相當滿意, 相比起近4代的 AIR JORDAN, 鞋筒極具靈活性, 同時亦擁有充足的保護, 足踝支援相當超凡; 不過, 也要值得注意是設計以貼伏為主, 鞋身越貼覆才能提供最佳的足踝支援, 假如有穿著足踝保護的習慣, 往常穿著的尺碼應該穿不了, 有需要改穿大半尺碼才會適合; 而另一點要留意是鞋墊上的防滑膠, 這種膠質有機會出現抓緊襪子, 令穿著時帶來不少困難, 因而不建議穿著配搭有防滑設計的襪子。




於上一代, JORDAN BRAND的設計團隊為AIR JORDAN XX9製作了革新的鞋面技術– [ PERFORMANCE WOVEN], 一種以編織工藝所製作出具柔韌度的布料鞋面, 帶來嶄新的穿著感受; 起初看上AIR JORDAN XXX , 鞋面疑似沿用AIR JORDAN XX9 一樣的布面, 但經接觸及穿著過後, 它跟上一代的PERFORMANCE WOVEN有很大差別。
AIR JORDAN XXX 的鞋面以編織、針織和3D印刷技術混合使用, 令鞋面的韌度增強很多, 但所使用的層數相對更少, 打印的圖案更加細緻, 感覺接近一般熱塑性的鞋面, 而並非像上一代般似帆布的柔軟感, 穿上來同樣舒適。 鞋身加上近幾代AIR JORDAN常用的FLIGHT WEB FIT鞋帶系統, 當收緊鞋帶, 兩側的索帶令鞋面自然收緊, 為雙腳提供固定及支撐作用, 走動時的表現相當自如。



AIR JORDAN XXX 的鞋面相比 AIR JORDAN XX9 強韌很多, 但設計上出了一大問題; 於鞋舌最前端近第一組鞋帶的位置是與鞋身縫合, 令該位置失去了調節鬆緊的可能, 起初穿上會感到很大的壓迫感、甚至穿著也感到很困難、非常不習慣。
經過多次測試, 這位置的設計配合鞋墊上的防滑膠可令腳掌完美鎖定, 內籠丁點的空間也沒有, 穩定効果相當出色; 但絕對需要花些時間去適應, 而對於腳型偏厚的球員, 建議選購大半的尺碼, 避免出現過大的壓迫感。
AIR JORDAN XXX除了鞋跟的 XXX 圖案成為焦點, 鞋頭亦成為另一獨特標記; 他們以點陣的印刷技術為鞋頭打造如碎鑽的反光効果, 當中暗藏JUMPMAN 的飛人標誌相當獨特, 設計同時為鞋頭提供保護性, 加強了布面鞋頭的耐用性, 將實用與高貴共融; 不過, 想要得到優雅, 就要作出犧牲, AIR JORDAN XXX 以透氣換來簡潔的無縫鞋面, 透氣表現顯得較平庸; 可幸是鞋面也較纖薄, 穿著時未有感到過分侷促。
 


Tinker Hatfield設計每一代AIR JORDAN 時都會設定一種圖樣, 以展示當中的獨特性; AIR JORDAN XXX , 他從Michael Jordan 說過的一句得到靈感:
EXCELLENCE IS NEVER SECOND PLACE
他以此句話作為設計整對鞋的靈感, 驟眼看中底和外底刻紋相當凌亂, 但當中蘊藏著整句說話; 而對於外底則形成相當細緻的紋路, 藉此提升抓地力。經過反覆的測試, 細緻的鞋底紋對於急停動作帶來利落反應, 尤其以 Split Pick and Roll 試驗當中, 抓地表現最顯著。但細膩的紋路永遠成為耐磨的反調, 對於室內的木板場地, 磨損不屬嚴重, 但假若用作室外的場地上使用, 磨損情況相信會非常顯著, 因此建議只好作室內的場地穿著。



(http://news.nike.com/news/jordan-30)
釋放ZOOM AIR能量的概念自從於AIR JORDAN XX8 上應用至今, 已成為 JORDAN BRAND中的靈魂 – FLIGHTPLATE系統。設計主要將ZOOM AIR 設置於較接近外底位置, 並透過緩震板帶來的反應性, 從而提高運動及緩震效能。 經過兩年間的運用, 當中的表現已得到認同, 而於 AIR JORDAN XX9 上的FLIGHTPLATE系統, 更被設計師Tinker Hatfield喻為歷代 AIR JORDAN 最出色的緩震系統
AIR JORDAN XXX 沿用 AIR JORDAN XX9 相類似的配置, 同樣於前腳掌配置了整套系統的核心ZOOM AIR, PHYLON物料作中底的支架包圍, 並從新命名為FLIGHTSPEED系統
起初穿上AIR JORDAN XXX,  前腳掌 ZOOM AIR回彈力AIR JORDAN XX9 一樣相當內斂, 於走動時的屈曲動作會稍微受到ZOOM AIR的存在, 回彈感覺並不明顯。



AIR JORDAN XXX上的 FLIGHTSPEED AIR JORDAN XX9 FLIGHTPLATE系統有一點不同, 就是外側設置上 TPU外殼 (上圖紅格位置 )。 於 AIR JORDAN XX9 , 中底外均發現一層較硬的TPU外殼包圍著, 從而讓人感到鞋跟偏硬、缺乏爆發力, 回彈感就像被封印著; AIR JORDAN XXX 中底只有前腳掌兩側使用TPU 外殼, 鞋跟外並沒有配置TPU外殼來鎖定PHYLON , 穿起來比起 AIR JORDAN XX9較舒適; 稍微的設計改變了中底的舒適感, 成為兩者的最大分別。





對比AIR JORDAN XX8 / XX9 / XXX , AIR JORDAN XX8 ZOOM AIR區間仍然屬最凸出的一款, 所使用的組件亦是最複雜的一對, 回彈的反應相當顯著, 這種強烈的回彈感源於中底的PHYLON 支架與ZOOM AIR 的配搭, 利用了PHYLON的彈性將ZOOM AIR 釋放出更多反饋能量; 設計具, 但這種配搭同時衍生出力量分散和ZOOM AIR 的耐用性了兩大問題, 單薄的足弓設計亦令人對穩定性作出懷疑。
AIR JORDAN XXX 的中底繼承了前一代XX9的概念並改良中設計, 只於前腳掌的PHYLON中底外層加上TPU外殼, ZOOM AIR 反饋能量較集中, 改善了力量分散及鞋跟偏硬的問題; 中底以Tendril橋樑發揮著牽引角色, 讓前腳掌與腳跟的運連貫並帶來穩定性, 腳步提供極佳的反應推動力
不論是FLIGHTPLATEFLIGHTSPEED 系統, 均以釋放ZOOM AIR的爆發力作為概念; 當穿過歷代的鞋款, 可以肯定PHYLON ZOOM AIR的羈絆成為了釋放能量的關鍵。 AIR JORDAN XXX的中底効能大致可跟XX9 看齊, 因當中的設計有八至九成相同, 重點是後跟中底刪減了TPU外殼, 改善了PHYLON 壓縮的問題, 有効提升當中的舒適度, 相比XX9 更舒適, 同時並保持出色的緩震効果。 較可惜的是今次設計仍未有所突破, 前腳掌的ZOOM AIR未見有充分釋當中的能量, 回彈感依然讓人感到不足, 若是換上更具彈性的物料作為中底支架, 或改良TPU外殼配搭, 應可帶來不同効果, 現在只好再期待下一代會帶來新改革。






總 結 :

過往, 我們透過媒體見證過 Michael Jordan 當日著什麼鞋款, 曾經跟著他的足跡來追尋 AIR JORDAN,憑著他當日表現、經歷而視哪一對是經典畫面裏的拼圖, 哪一雙是最強得分鞋……從內心偏愛了整套系列。 自從他退役、AIR JORDAN 改以發佈形式登場, 每年便靜靜守候新品, 抱著期待去留意新焦點, AIR JORDAN 已成信仰。 今年, AIR JORDAN XXX 發佈後, 普遍認為是 AIR JORDAN XX9 的延續, 如其說 XX9 的進階版, 倒不如形容為終極版; 鞋筒的補強讓足踝更安心, 布面鞋身既強韌、舒適, 當秉承傳統的細緻設計, 中底的PHYLON TPU 外殻更協調, 能夠改善的也改了, 在這個驅殻上還有甚麼可以再提升? 隨著 FLIGHTSPEED 與編織鞋面的完美結合, 期待揭開新一章的 AIR JORDAN


建 議 :

-       適合後衛和前鋒球員
-       鞋舌前端與鞋身縫上, 缺乏調節空間, 起初穿上較易出現壓迫感, 需時適應
-       如有穿著足踝保護的習慣或前腳掌偏厚, 建議改穿大半尺碼
-       建議只作室內的場地穿著
-       鞋墊已設有防滑膠, 切勿同時穿著防滑襪


優 點 :

-      鞋領包覆効果相當特出, 同時具備靈活性
-       足踝支援相當出色
-      整體的包覆効果很高, 穩定性相當高
-       緩震効果不錯
-      抓地表現出色


缺 點 :

-       鞋舌前端的固定設計, 穿著時較困難
-       鞋籠較纖瘦, 並不適合所有腳型
-       鞋底紋非常細緻, 並不耐磨
-       無縫鞋面完全密封, 透氣度較低


測試資料:
鞋 款: AIR JORDAN XXX
鞋 碼 : US 9.5
重 量 : 420g / 14.8 oz (右腳)

日期:3/3/201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IKE HYPERDUNK 2013 鞋評

吊橋及斜張橋於 19 世紀初發明 , 運用纜索及 橋塔 來承載重量 , 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鋼材短缺 , 而斜張橋所使用的鋼材比吊橋少而被歐洲工程師採用 ; 而其 鋼 纜以放射性連接的設計 , 令外形具備未來感 , 時至今日仍然廣受設計師採用 , 甚至將概念套用於運動用品上 ,  2008 年 NIKE 開創的 FLYWIRE 設計靈感正是源自吊橋 , 由於支 持 來自 FLYWIRE , 令鞋面更輕巧、 靈活 。 現時 , FLYWIRE 技術主要運用於不同鞋類中 , 當中 HYPERDUNK 系列與 FLYWIRE 關系最為密切 , 也最具代表性 ;  HYPERDUNK 系列見證著整個 FLYWIRE 技術的 演變 , 每當出現新製造 技術它總是第一款被選用 。 隨著 FLYWIRE 技術漸趨成熟 , 設計也不斷進化 ,  2012 年推出的 NIKE HYPERDUNK 配備大膽創新的 DYNAMIC FLYWIRE , 將 FLYWIRE 外露以顯 NIKE 對其技術的信心 ; 到今年 , NIKE BASKETBALL 為全新的 HYPERDUNK 2013 注入另一嶄新的 FLYWIRE 設計 , 而設計師更由 Eric Avar 轉為 Peter Fogg , 為 HYPERDUNK 系列徹底改變。 一年前所發表的 NIKE HYPERDUNK , 全新設計的鞋面將 FLYWIRE 外露於鞋面 , 推翻一貫用塑膠物料包圍的 FLYWIRE 鞋面 , 其設計的主要目的維持雙 腳 穩定性 , 當 FLYWIRE 靜止時保持鬆度 , 到運動及衝擊時就會拉緊 , 這系統名命為「 DYNAMIC FLYWIRE 」 , 改頭換面的設計更要讓所有人都清楚知道 FLYWIRE 的真面目;到 2013 年 , 當首次於網上見過 HYPERDUNK 2013 的草圖及發售前的樣品 , 設計大膽地將 DYNAMIC FLYWIRE 完整外露 , 或許也帶有少許驚訝 , 但以根據 HYPERDUNK 系列的進化過程 , 不難想像即將出現這樣的外露設計。 回想 2008 年時 , Eric Avar 所設計的 ZOOM HYPERDUNK 以「...

籃球鞋 · 評 - PG2 鞋評 / 加人工的藍領

2017 年推出的 PG 1,外形獨特、性能平均,加上大概 「100鎂」的價格 (更出現過半價) ,成為一眾男女球員恩物,走到街場總會發現好幾對。今年PG 2 換上較平實外形,能否承接上年性價比高的形勢,甚至再有突破? Size Fit 鞋身設計是PG 2 與 PG 1 最大分別, PG 2 主以傳統鞋身配合鞋舌設計,穿著過程比PG 1方便得多;雖然屬於亞洲地區的 EP版本,但鞋身屬正常楦形。 假如前掌感到寛闊,亦可利用鞋帶控制前掌的 Dynamic Wings 以改善包覆効果,建議慣常尺碼已經相當合適。 Support     Support 是 PG 2 的亮點~ 個人頗喜歡PG 2鞋身的設計,相比 PG 1 有明顯改善,而整對PG 2 支撐設計可分為三大焦點。 首先最顯眼有前掌 Dynamic Wings 設計,實質為兩組設於鞋身外的固定綁帶系統,藉由鞋帶去控制前掌位置的包覆及穩定効果,從而保留 PG系列的可調節前掌設計,及取代 PG 1 鞋面的襪套設計及魔術貼綁帶系統。 Dynamic Wings獨立設置於鞋身以外,作用為前掌鞋身提供額外的鎖定効果,例如在轉向時可發揮穩定及鎖定作用,令人在跳投過程及籃底下工作時感到較安心; 於相同位置的鞋身則具備彈性設計,能夠保留靈活度、亦能同時提供鎖定効果,類似的功能亦曾經於 Kyrie 3 上出現,屬於一款不錯的設計。 對比起 PG 1 的獨立綁帶系統,Dynamic Wings需要依賴鞋帶去控制,並非如 PG 1 相同可以隨時隨地輕鬆調校,包覆効果亦由貼身的襪套改為較傳統型的鞋身,這正是兩代PG的最大分別。至於兩款的設計哪一種較好? 視乎您的個人喜好;例如我個人偏好傳統的綁帶方式, PG 2 相對較合適; Dynamic Wings的設計能提供全面的前掌支撐効果,對於經常急停跳投及切入動作可發揮很大幫助,但必需注意前掌的鞋帶調校。至於著重前掌鎖定功能,PG 1 絕對屬首選。 PG 2第二個Support 焦點 - 中足的鞋帶扣。 於中足鞋身位置,設計師特別加設一組鞋帶扣於外層,以提供鞋帶調校選項,穿著者可因應自己雙腳的大細、厚度作出選擇;例如屬正常腳形,我會選用內層鞋帶口,令鞋身有較貼腳的効果。 外層的鞋帶扣比較適合配戴護具或扁平足的腳形,可改善鞋...

NIKE HYPERDUNK LOW 鞋評

NIKE HYPERDUNK 2012 推出已接近一年 , 很多人對於 DYNAMIC FLYWIRE 效用 , 起初由懷疑、抗拒到現在的接受、信賴 , 這對 DYNAMIC FLYWIRE 設計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 而每年 HYPERDUNK 系列均推出低筒款 , 今年亦不列外 , 設計師把高筒的設計完完全全改變 , 對各位喜歡籃球鞋的 Sneakerhead 及球員們會如何選擇,愛或恨 ? HYPERDUNK 2012 LOW 鞋身外觀上大致與 高筒相似 ; 鞋側用上 外露 DYNAMIC FLYWIRE 技術 , 但所採用面積較高筒為少 , 以 US 9.5 為例、低筒每面只有五組 ( 高筒則有九組 ) 。 以兩款鞋同時比較 , HYPERDUNK 2012 LOW 的 DYNAMIC FLYWIRE 明顯較疏 , 更删減接近足踝位置的 FLYWIRE 。 整组 DYNAMIC FLYWIRE 系統主要為腳掌 提供穩定性 , 於轉向、迅速移動時鎖定 腳掌。 鞋頭內外位置同樣備有 FLYWIRE 但不明顯 , 相比高筒 HYPERDUNK 2012 凸出的 FLYWIRE 較為低調。於 HYPERDUNK 2012 推岀後 , 很多球員發現不同版本有不同感覺 , 例如有 XDR 鞋底的 前腳掌較闊 ,  而有大部分非 XDR 鞋底的前 腳掌較尖 , 令 很多人都感到中足趾關節位置 ( 即前腳 掌近腳 趾段 ) 有明顯壓 迫感 。 HYPERUDNK 2012 LOW 前腳 掌 以劃一設計 , 鞋頭的 FLYWIRE 由凸出、粗大改為低調而幼小 , 減低前腳掌所引起的壓 迫感令舒適度提升。 一年前 HYPERDUNK 2012 發表時 , 說明會上提到 DYNAMIC FLYWIRE 効用在於運動及衝擊時拉緊 , 維持雙 腳的 穩定性 ; HYPERDUNK 2012 LOW 當場上做出急速轉向或敏捷動作時 , DYNAMIC FLYWIRE 保持了良好的穩定水平 , 發揮其應有作用。 但 HYPERDUNK 2012 LOW 只保持 HYPERDUNK 2012 高筒於 前腳 掌的 穩定性 , 足踝至後跟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