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籃球鞋 · 評 – Rare Metal 鞋評

BrandBlack 於 Los Angeles 2012年成立, 以Performance 作為主打的品牌, 亞洲人認識她們或許不多; 直至一年前, BBB 的出現, 幾個不同品牌的合作關系,令外界對 BrandBlack 的 Rare Metal 再產生不少興趣。 Rare Metal 以 lifestyle + Performance設計為主, 外形趨向未來化, 所用物料亦比較豪華; 對於這款較少見的籃球鞋, 實際表現怎樣? 又有甚麼需要注意? Size Fit 對於一款新相識的品牌, 了解尺碼是相當重要; BrandBlack 的尺碼以美國碼及 cm 為準, 鞋身楦形有些少接近 Adidas (或與David Raysse 帶有 adidas / Fila 背景有關), 絕不建議根據歐洲尺碼選購。以個人一對 Rare Metal為例, 由於在歐洲的網上商店購買, 因而選擇習慣的43碼, 但最後發現是 28cm / US 10, 與慣常的US9.5 / 27.5cm (Nike & Adidas) 偏大半碼, 需改穿較厚的波襪改善包覆; 最後也重覆一次, 選購時建議以 cm 作準。 Support Rare Metal鞋帶口設計屬正常排列, 鞋身選用Jacquard knit 輕盈鞋面, 屬於一種針織與塑膠混合鞋面, 穿上感覺軟韌舒適, 就如換上輕薄鞋身的傳統籃球鞋, 個人認為它與 Nike 的 Kobe VIII 十分相似, 剛著上時需要多調校前掌鞋帶, 同時亦缺乏鞋面額外的支撐技術, 鞋身前掌支撐性只能形容能提供基礎包覆効果。 鞋舌位置設計相當特別, 根據官方介紹該位置使用人體工學方式設計, 令鞋帶更能貼近及鎖定足踝。整雙 Rare Metal主要以低筒設計為主, 在著上後, 這個鞋舌位置令人有種在低筒鞋上加設屏風的感覺, 每當切入、向前衝, 很自然感受到鞋舌、鞋領給您支撐, 它沒有影響您的靈活度, 依然活動靈活尤如低筒鞋, 對於衝前動作提供很好的穩定作用,配上人體工學之名果然並非浪得虛名 ! 可惜腳後跟的包覆表現一般,假如能提供加厚隔綿及額外 TPU 包覆作為支撐, 應可令腳後跟的支撐表現提高一級 (這不是尤如BBB……) 前掌外側加入向外伸延設計就如刀鋒, 以增加前掌的穩定性, 鞋底中足內設有一片 TPU,...
最近的文章

籃球鞋 · 評 - PG2 鞋評 / 加人工的藍領

2017 年推出的 PG 1,外形獨特、性能平均,加上大概 「100鎂」的價格 (更出現過半價) ,成為一眾男女球員恩物,走到街場總會發現好幾對。今年PG 2 換上較平實外形,能否承接上年性價比高的形勢,甚至再有突破? Size Fit 鞋身設計是PG 2 與 PG 1 最大分別, PG 2 主以傳統鞋身配合鞋舌設計,穿著過程比PG 1方便得多;雖然屬於亞洲地區的 EP版本,但鞋身屬正常楦形。 假如前掌感到寛闊,亦可利用鞋帶控制前掌的 Dynamic Wings 以改善包覆効果,建議慣常尺碼已經相當合適。 Support     Support 是 PG 2 的亮點~ 個人頗喜歡PG 2鞋身的設計,相比 PG 1 有明顯改善,而整對PG 2 支撐設計可分為三大焦點。 首先最顯眼有前掌 Dynamic Wings 設計,實質為兩組設於鞋身外的固定綁帶系統,藉由鞋帶去控制前掌位置的包覆及穩定効果,從而保留 PG系列的可調節前掌設計,及取代 PG 1 鞋面的襪套設計及魔術貼綁帶系統。 Dynamic Wings獨立設置於鞋身以外,作用為前掌鞋身提供額外的鎖定効果,例如在轉向時可發揮穩定及鎖定作用,令人在跳投過程及籃底下工作時感到較安心; 於相同位置的鞋身則具備彈性設計,能夠保留靈活度、亦能同時提供鎖定効果,類似的功能亦曾經於 Kyrie 3 上出現,屬於一款不錯的設計。 對比起 PG 1 的獨立綁帶系統,Dynamic Wings需要依賴鞋帶去控制,並非如 PG 1 相同可以隨時隨地輕鬆調校,包覆効果亦由貼身的襪套改為較傳統型的鞋身,這正是兩代PG的最大分別。至於兩款的設計哪一種較好? 視乎您的個人喜好;例如我個人偏好傳統的綁帶方式, PG 2 相對較合適; Dynamic Wings的設計能提供全面的前掌支撐効果,對於經常急停跳投及切入動作可發揮很大幫助,但必需注意前掌的鞋帶調校。至於著重前掌鎖定功能,PG 1 絕對屬首選。 PG 2第二個Support 焦點 - 中足的鞋帶扣。 於中足鞋身位置,設計師特別加設一組鞋帶扣於外層,以提供鞋帶調校選項,穿著者可因應自己雙腳的大細、厚度作出選擇;例如屬正常腳形,我會選用內層鞋帶口,令鞋身有較貼腳的効果。 外層的鞋帶扣比較適合配戴護具或扁平足的腳形,可改善鞋...

籃球鞋 · 評 ANTA KT3 - 全能型戰鞋

自從安踏於 2017 年宣佈前 adidas 設計師 Robbie Fuller 加入 , 對安踏鞋款設計的確上帶來不少衝擊 ;  Robbie Fuller 過往設計鞋款中最為人熟識有 : adiZero CrazyLight 、 Wall 1 、 adiZero Rose 2.0, 來到安踏 , 他首個參與的大型設計就是 – KT 3 。 外觀上、 KT 3 跟前兩代風格完全不一樣 , 少了遲鈍、老士味道 , 換來具戰鬥格外形 , 更首次配合全織面鞋身 , 實戰狀態又會否跟外形匹配 ? Size Fit KT 3 的尺碼是最大困惑 ! 於去年 11 月期間 , 小編買入第一對 KT 3 , 當時尺碼為 US 9.5; 首次上腳 , 鞋內大少、尺碼屬正常 , 只是楦頭有些少寛闊   ( 因 ANTA 屬一間內地的運動品牌 , 主要以亞洲人的扁平腳型鞋楦打造 ), 初期問題不算大。但當著用 5 次以上 , 開始感到內籠空間感越來越大 , 期後更加要穿加厚綿襪改善空間感。 到近期 , 小編決定買入另一雙細半碼的 KT 3 (US 9) 再進行測試 ; US 9 鞋面相當貼腳屬預期之內 , 當數回著用之後 , 織面鞋身經過熱身逐漸開始軟化 , 腳背的壓迫感亦隨之消失。 至於 KT 3 尺碼 , 小編難以提出建議 , 因為它的尺碼隨著穿著時間而作出改變 , 這正是 KT 3 存在的問題 , ( 我迫不得已買下兩對 ...) 。假如只買一雙 KT 3 穿著數次 , 相信任何尺碼又有甚麼所謂 ; 但假若想作為您場上的戰靴 , 嘗試挑戰細半碼吧 ! ( 圖自 ANTA.cn) ANTA 尺碼表一直沒有 US 10 及更大尺碼 , 假如 ANTA 想進軍更多海外市場 , 衷心建議改善這一套尺碼 , 以及考慮更多外國人腳型。 Support 整雙 KT 3 的 SUPPORT, 重點集中於鞋筒。 KT 系列由第一代開始使用中筒設計 , 這是因應 Klay Thompson 對中筒鞋的要求 ; KT 3 改用中筒近乎完全高筒鞋的設計 , 鞋領高度足以包覆整雙足踝。 鞋筒內靴設置額外填充隔綿...

籃球鞋 · 評 Zoom Live II - Basic Low for guard

自從 2017 年 Nike Basketball 推出 Zoom Live ,為平價低筒鞋提供多一個很好的選擇;今年再次推出第二代,外形酷似上一代,表現又會否如上代一樣出色? Size Fit 測試一對屬於亞洲版 Zoom Live II Kay Yow EP, 鞋面所用物料類似織物網面 , 柔韌度相當高 , 但鞋形並非亞洲腳形鞋模 , 必須注意前掌鞋面非常貼腳 , 壓迫感相當明顯 , 適合正常及纖瘦腳型 ; 選購之前強烈建議先到店舖試穿。 Support   Zoom Live II 前掌內靴以襪套設計配合兩組 Flywire, 是導致鞋面異常貼腳原因之一 , 第一次著上已感受到前掌包覆効果明顯。 設計雖然可提高前掌穩定性 , 但同時令前掌位置出現過度壓迫問題。 單以鞋面貼服効果比較 , Zoom Live II 與上一代 Zoom Live 完全相反。 第一代 Zoom Live 主要依靠鞋身上的魔術貼搭帶來控制包覆及腳背的支援効果 , 內靴包覆効果屬一般鞋款類型;至於今年的 Zoom Live II, 支撐効果集中前掌 , 有利進行變速動作;而鞋面省減繁複的魔術貼搭帶 , 穿著可以更加隨意、休閒啦! 鞋領設計與大部分低筒鞋一樣 , 依然缺乏對足踝以上保護 ; 相比上一代 Zoom Live, Zoom Live II 鞋領近鞋舌位置增設一組鞋帶孔 , 可降代鞋筒的離腳感受 , 但對足踝依舊提不起任何保護作用。另外也要注意 , 前掌外底亦沒有增設 Outrigger( 防外翻穩定支架 ), 保護効能也只屬一般表現。 中底選用的 Phylon 穩定性相當高 , 對整體中底支撐性能還算有不錯表現;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 , 雖見足弓外底有弧度設計 , 但 Zoom Live II 內足弓依然比較偏平 , 對於足弓位較高的球員 , 需考慮這位置承托問題。 Cushion Zoom Live II 整個鞋底直接沿用 Zoom Live 的中底, Phylon 中底配合前置 Zoom Air , 帶有輕度軟韌感; Phylon 中底後跟可以提供穩定的承托力,但始終腳感偏硬、缺乏回彈力 , 緩震及舒適表現只是一般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