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場球賽沒有評述 , 任憑球員有幾優秀、技術有多超卓 , 相信都只會成為一場悶得令人打嗑睡的賽事 ; 而評述員的出現往往令賽事變得生動有趣。 90 年代中期 , 香港開始引入 NBA 賽事並於免費電視台《亞洲電視》上進行播放 , 回想當年只有每星期天一次的節目《 NBA 地帶》可以看到 NBA 的資訊、球賽 , 相信有很多人都試過一大清早便起來、坐在電視機前等節目開始。 節目所吸引人的不單是 NBA 資訊 , 他們為球員所設計的綽號更加風趣、扺死 , 完全展示出最地道的港式語言文化。 時至今日 , 仍有很多人對這些綽號感到好奇和疑惑 , 究竟這些綽號代表著甚麼 ? 又有甚麼出處 ? 為了令更多人知道關於球員綽號因由 , 特別找來香港著名籃球評述員 張丕德 (Peter) , 分享當年入行經過、球員綽號來歷及作為評述員的生涯。 Q 1 . 作為香港最知名的籃球評述員 , 講波已超過廿載 , 請問當初有甚驅使您入行 ? 可以分享一下您入行前的經歷嗎 ? Peter: 當初 , 我從無想過做籃球評述員 ; 我大學時期於美國主修工商管理 , 還未畢業已有保險公司錄用 , 但總好似覺得不適合自己 ; 當時為 1989 年 5-6 月期間 , 而這段其間發生很多事情 , 我想放一段假期 , 因此更想把工作先延遲數月才開始 , 先回到香港放暑假。 這段期間我到親戚家中暫住 , 每日留意報紙上的求職版 , 搜尋下有沒有適合工作 , 結果找到一份到桂林教授英文的工作 , 並以教書展開了人生的職業生涯 , 一份完全與籃球無關的工作。 一年後回到香港 , 再次尋找另一份工作 ; 我輾轉打過數份與員工培訓相關的工作 , 亦曾於亞視幕後工作過 3 個月。直到 1994 年 , 我再找工作時於報紙上看到有線電視請兼職美式足球評述員 , 那時我就想 : 「能夠放工後 , 夜晚去講兩場波、又有波睇又有錢收都不錯呀。」就這樣開始與評述員角色扯上關系 , 更有趣是當時聘請我的老闆跟現在聘請我到 [ NOW ] 工作的老闆 , 竟是同一人 ; 亦由這個評述員的途徑令我認識了簡而清。 大概 1994 年底 , 當時亞視第一...